源见“访戴”。谓访友乘兴而往。闽徐夤《夜》诗:“剡川雪满子猷去,满殿月生王母来。”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又《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
《书.皋陶》:“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孔颖达疏:“天不自治,立君乃治之;君不独治,为臣以佐之。”谓人臣辅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南朝 宋谢瞻《张子房诗》:“伊人感代工,聿来扶兴王。婉婉幕中画,辉辉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风吹叶落,这是不可回避的规律;儿子想赡养父母,但父母年事已高,以致不能长期竭尽孝心。后以“风树”作
然:如此。 从古以来都是这样。语出《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汉.王符《潜夫论.潜叹》:“夫在位者之好蔽贤而务进党也,自古而然。”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文人相轻
源见“鲛人泣珠”。指流泪成珠。亦用以形容如泪珠之物。宋葛长庚《贺新郎.雪》词:“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按,此例是用以状雪。
同“羊车到”。清朱彝尊《高阳台》词:“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贫贱中的贤人,能恪守道义,以自己的贫贱自豪,表示对富贵者的蔑视。《史记.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主谓 很多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意见相同。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众蒙古王爷~地:永远
《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