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弦外之意

弦外之意

南史.范晔传》:“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后因以比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


偏正 琴声停止后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 其中体趣,言之不尽。~,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常用于话或文章里没有直接明说而是委婉透露。→言外之意 音在弦外↔直言不讳。 也作“弦外有音”、“弦外之响”、“弦外之音”。


【词语弦外之意】  成语:弦外之意汉语词典:弦外之意

猜你喜欢

  • 恩若再生

    见“再造之恩”。《东周列国志》81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词语恩若再生】  成语:恩若再生汉语大词典:恩若再生

  • 八裴

    《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魏晋之世,有裴、王两大世代旺族,时人将裴徽及子

  • 莫愁有愁时

    源见“莫愁”。借以抒发爱情失意之情。唐李商隐《莫愁》诗:“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 焚琴䰞鹤

    同“烧琴煮鹤”。䰞,通“煮”。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䰞鹤,伧父所为。”

  • 平阳舞

    同“平阳歌舞”。唐赵彦昭《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 沐猴冠冕

    同“沐猴而冠”。元石君宝《秋胡戏妻》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衿裾。”见“沐猴而冠”。元·石君宝《秋胡戏妻》3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

  • 东门忧

    《列子.力命》:“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春秋时,魏国人东门吴,儿子死了

  • 畏牺牛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者,蒙人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食,同饲),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

  • 钻李

    《晋书.王戎传》:“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词语钻李】   汉语大词典:钻李

  • 鵩鸟集于前

    源见“贾生赋鵩”。指不祥之兆。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