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耳陈馀

张耳陈馀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他任丞相。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投奔刘邦,改立张耳为赵王。陈馀(?——前204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陈胜起义后,他与张耳从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被杀后,他又与张耳立旧贵族赵歇为王。后与张耳绝交,并击走张耳,自为代王(治代,今河北蔚县西南)。在韩信、张耳率军破赵战中,陈馀兵败被杀。当初,陈馀年纪轻,用对待父辈的态度对待张耳,两人结成生死与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后张耳和赵王赵歇逃进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城,秦军王离包围了那里。经解救,赵王赵歇、张耳才得出巨鹿城,拜谢各国将领之援救解围。张耳与陈馀见面,责怪陈馀不肯援救赵王,陈馀发怒说:“想不到您对我怨恨如此之深!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于是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也愕然不接受。陈馀起身上厕所。宾客中有人劝说张耳收取印信,张耳便佩上了陈馀之印信,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回来,也埋怨张耳不让还印信,于是快步走出。张耳又接收了他的军队。陈馀只跟他手下亲信几百人去到黄河沿岸湖沼中捕鱼打猎。从此以后,陈馀、张耳之间有了裂痕。在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向东进攻楚项羽,派使者通告赵国,希望与赵国一起进军。陈馀说:“汉王杀掉张耳,我便追随。”当时汉王刘邦找到一个相貌跟张耳相象的人杀了,拿他人头送给陈馀。陈馀便派兵协助汉王。汉王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以西打了败仗,陈馀也察觉到张耳没有死,就背叛汉王刘邦。汉高祖(刘邦)三年(前204年),韩信已经平定了魏(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地,刘邦派张耳和韩信在井陉(今河北井陉县东北井陉关)打败了赵军,在泜(zhī指)水(今河北省槐河)边杀死了陈馀。此典又作“耳余”、“张陈”。

【出典】:

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2571、2578、2580、2582页:“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割头)交。”“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秦将)围之。”“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怨恨)臣深也!岂以臣为重(珍惜)去将哉?’乃脱解印绶(Shòu寿,系印之丝带),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去往)厕。客有说张耳曰:”“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huī辉)下(部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不让还印绶),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xì细,通“隙”,缝隙;裂痕)。”“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

【例句】:

宋·曾巩《杂诗》之一:“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馀。”


猜你喜欢

  •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实事求是:对待和处理问题,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哗众取宠:用言论和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的赞扬和支持。 常指学习、写作、说话、办事态度诚恳老实。语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在马

  • 判若鸿沟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后以“判若鸿沟”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鲁迅《〈伪自由书〉后记》:“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 士甘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黄庭坚《清明》诗:“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 擎天驾海

    并列 擎,向上托,举。驾,跨过。托起天,跨过海。比喻本领超凡。[例]他少时就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具有~的才能,可年过不惑,仍是做着引车卖浆的营生,不免时有怀才不遇之叹。△褒义。常用于描述身系国家命运的杰

  • 针芥相投

    《三国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 馀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比喻互相投契。《续传灯录.绍灯禅师》:“受具之后,瓶

  • 弥天秀

    源见“弥天对”。形容僧人修行高深。唐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阇寺》诗:“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

  • 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娥皇、女英〕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后以“湘妃竹”指斑竹,或写忧伤相思之情。明刘基《梅花引》:“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红

  • 张巡效忠

    同“张巡嚼齿”。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睢阳在尔之东,张巡效忠之诚尚在;夷门在尔之境,侯嬴报恩之迹犹存。”

  • 铁铸六州

    源见“铸成大错”。指造成重大错误。清黄遵宪《述闻》诗之五:“铁铸六州成大错,衣香七市付沈灰。”

  • 始宁隐

    借指高逸之士。唐戴叔伦《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诗: “知君始宁隐,还辑旧荷裳。”参见:○始宁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