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耳陈馀

张耳陈馀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他任丞相。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投奔刘邦,改立张耳为赵王。陈馀(?——前204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陈胜起义后,他与张耳从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被杀后,他又与张耳立旧贵族赵歇为王。后与张耳绝交,并击走张耳,自为代王(治代,今河北蔚县西南)。在韩信、张耳率军破赵战中,陈馀兵败被杀。当初,陈馀年纪轻,用对待父辈的态度对待张耳,两人结成生死与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后张耳和赵王赵歇逃进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城,秦军王离包围了那里。经解救,赵王赵歇、张耳才得出巨鹿城,拜谢各国将领之援救解围。张耳与陈馀见面,责怪陈馀不肯援救赵王,陈馀发怒说:“想不到您对我怨恨如此之深!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于是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也愕然不接受。陈馀起身上厕所。宾客中有人劝说张耳收取印信,张耳便佩上了陈馀之印信,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回来,也埋怨张耳不让还印信,于是快步走出。张耳又接收了他的军队。陈馀只跟他手下亲信几百人去到黄河沿岸湖沼中捕鱼打猎。从此以后,陈馀、张耳之间有了裂痕。在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向东进攻楚项羽,派使者通告赵国,希望与赵国一起进军。陈馀说:“汉王杀掉张耳,我便追随。”当时汉王刘邦找到一个相貌跟张耳相象的人杀了,拿他人头送给陈馀。陈馀便派兵协助汉王。汉王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以西打了败仗,陈馀也察觉到张耳没有死,就背叛汉王刘邦。汉高祖(刘邦)三年(前204年),韩信已经平定了魏(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地,刘邦派张耳和韩信在井陉(今河北井陉县东北井陉关)打败了赵军,在泜(zhī指)水(今河北省槐河)边杀死了陈馀。此典又作“耳余”、“张陈”。

【出典】:

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2571、2578、2580、2582页:“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割头)交。”“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秦将)围之。”“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怨恨)臣深也!岂以臣为重(珍惜)去将哉?’乃脱解印绶(Shòu寿,系印之丝带),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去往)厕。客有说张耳曰:”“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huī辉)下(部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不让还印绶),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xì细,通“隙”,缝隙;裂痕)。”“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

【例句】:

宋·曾巩《杂诗》之一:“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馀。”


猜你喜欢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梅森《沦陷》:“~,能做点什么,我们就都尽力做点什么吧! 凭中国人的良心吧!”【词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成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汉语大词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燕昭筑台

    战国时燕昭王筑台招贤士的故事。后以此比喻以礼接纳人才。《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

  • 抱节君

    竹劲直有节,“抱节君”是诗文中竹的拟人称呼。宋代苏轼《此君亭》;“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偏正 喻指竹子,因竹劲直有节。宋·苏轼《此君亭》:“寄语庵前~,与君到处合相亲。”△描写竹。【词语抱

  • 汤聘

    《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本谓汤请伊尹出来做官,后以“汤聘”指官爵利禄。《高子遗

  • 热不因人

    源见“不因人热”。指不仰仗别人。陆曾沂《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之一:“热不因人怜赁庑,门曾临水忆悬弧。”

  • 问封侯

    源见“蔡泽年寿”。指古代问卜看相,预测仕路前途。宋苏轼《寄蔡子华》诗:“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 江妃佩

    同“江妃玉佩”。《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殷勤聊作江妃佩,赠与多情置袖中。”【词语江妃佩】   汉语大词典:江妃佩

  • 琵琶别抱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的是一个教坊弹琵琶的女子沦落天涯的悲惨人生。她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名盛一时,“十三学

  • 声闻于天

    声音传上了九霄。 形容声音高亢。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宋.田锡《设边吏对》:“金鼓川沸,声闻于天。”【词语声闻于天】  成语:声闻于天

  • 日居月诸

    居、诸:语气助词。 本义为日月。 后常用指岁月的流逝。语出《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东府诗集.蔡琰〈胡笳十八拍〉》:“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晋.陶潜《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