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扁舟
《世说新语.任诞》:“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晋朝时候,名士张翰为人性体旷达,任情自适,有一次偶然遇到贺循,两人一见倾心,言语投机,未告家人即登舟与贺同去洛阳。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世说新语.任诞》:“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载,便与贺同发。初不告家,家追问乃知。”
晋朝时候,名士张翰为人性体旷达,任情自适,有一次偶然遇到贺循,两人一见倾心,言语投机,未告家人即登舟与贺同去洛阳。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
源见“莫逆”。谓彼此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见“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如出一辙。”【词语相视莫逆】
《汉书.史丹传》:“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
同“社稷臣”。《三国志.蒋琬传》:“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晋袁宏《咏史》之一:“汲黯社稷器,栋梁天表骨
同“召公棠”。清赵翼《青山庄歌》:“令孙继起为方伯,分陕曾栽召伯棠。”【词语召伯棠】 汉语大词典:召伯棠
《晋书.王浚传》:“浚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浚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归皓”,指晋将王浚帅军攻破建康,使吴主孙皓归降,并解送京师之事。唐.张九龄《奉和圣制过王浚墓》:“与浑虽
源见“四凶”。指贬逐至边荒地区。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源见“卞庄子刺虎”。指不介入各方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红楼梦》六九回:“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借刀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其他 比喻旁观各方的争斗,
重视耳所闻,轻视眼所见。形容人轻信传闻,却忽视亲眼目睹的事实。汉代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并列 相信道听途说的,而不信亲眼所见的事实。语出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
顶阳骨:即顶骨,头盖骨。 形容人受到意外的惊吓,周身发冷的样子。语出《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当时,潘松諕得一似: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来。”《水浒全传》三一回:“两个入进楼中,见三个尸
《陈书.儒林传序》:“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学自此缺矣。”(六学:《诗》、《书》、《易》、《礼》、《乐》、《春秋》)祖龙,秦始皇。秦始皇三十四年,下令焚毁民间所藏之诗经、尚书及百家书等。次年又坑杀咸阳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