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因齐桓公喜欢紫色的衣服,因而价格猛涨,为帛的十倍,实际上是败素。《战国策.燕策一》:“臣闻智者之举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成功者也。齐人紫败素也,而价十倍。”素:白缯。后因以“齐紫败素”比喻虚有其
同“鸠拙”。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八》:“杭 刘菊庄 泰,成化癸巳六月,适当六十……自寿云:‘落落乾坤六十翁,苍颜宁复旧时红。搜罗经史有余力,补报君亲无寸功。舌在未应鸠计拙,眼高浑觉马群空。’”【词语
源见“王粲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事。宋文天祥《酹江月》词:“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
老生:年老书生。常谭:平常的言论。老书生常固执己见,习而不变,故对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称作“老生常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谭,亦作“谈”。见“老生常谈”。【词语老生常谭】
同“豆萁相煎”。柳亚子《十一月十一日亡友张秋石女士四十一岁初度》诗:“豆萁煎逼仍前辙,琴剑飘零愧有家。”
同“伏波标柱”。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灿星臣而增辉,挂文字而不灭。虽汉家金茎,伏波铜柱,拟兹陋矣。”清宋琬《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金穿石泐陵谷徙,我公之功不与伏波铜柱同尘埋。”
《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之,使之闻之。”后因以“瑟歌”指将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聊斋志异.马介甫》:“〔妇〕辄骂,谓马强预人家事。初闻恶声尚在闺闼,渐近马居,
东汉刘表子琦,不容于后母。他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肯说。两人共登楼后,他命令去梯,对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劝他出居外地。事见《后汉书.刘表传》。后因指极其机密的
源见“夫子梦奠”。两楹,房屋正厅当中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后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晋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亦表示人之死亡。唐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