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元李唐宾《梧桐叶》一折:“一旦恩情成断绝,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词语雁帖鱼书】 成语:雁帖鱼书
原指雨后转晴。比喻亲朋离散。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飞二十年。”亦作“雨散云收”。明.高明《秋怀》曲:“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争奈话别匆匆,雨散云收。”见“雨散云收②”。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xi概的借字,取也)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小序云:“摽(piǎo,坠落)有梅,男女及时也。”《诗经.召南.摽有梅》是写女子希望求婚的男子及时而来,以梅子坠
铮铮:金属撞击时发出的响声。庸:平凡的人。佼佼:美好的样子。 比喻人的才能或物的品类较为出众。语出《后汉书.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庸)中佼佼者也。”李贤注:“铁之铮铮,言微有刚利也;言佼
源见“宁戚饭牛”。谓贤才抓住机会打动君王以求用世。明徐渭《与员外王公书》:“然逢桓扣角,实切于衷;遇盖弹刀,每兴愚抱。”
大雪封山,高士闭门而卧;疏林映月,美人倩妆而来。 前句用汉代袁安故事。袁安在洛阳,大雪时闭门僵卧,门外雪深数尺。后句用隋代赵师雄故事。赵师雄过罗浮山,天寒日暮,见树林中有酒家,一美女淡妆素服出来接客
同“壶中天”。唐宋之问《送田道士使蜀投龙》诗:“人隔壶中地,龙游洞天里。”
原义为称才之秀异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汉始为科目之称(后改称茂才);宋时凡应举者无不称“秀才”;明清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亦作书生的通称。【词语秀才
唐.李白《李太白诗》卷三十《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生,唐人用为语助词),总为从前作诗苦。”又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陈子昂)齐名……
源见“披裘负薪”。指识见肤浅。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他对于《广寒宫》的几句话,却可惜全是一种皮相的批评。”【词语皮相】 汉语大词典: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