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书通二酉”。指藏书丰富。明 王任思《送李戒庵吏部出参辰沅》诗:“酉穴藏书在,公余字字雠。”
《宋书.乐志》三(魏)武帝(曹操)《短歌行.对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首句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领起,表达了人生无常应及时行乐的思想情趣。唐.杜牧《湖南正初招
《宋高僧传.唐南岳山明瓒》载:唐 衡岳寺僧明瓒,性疏懒而好食残余饭菜,人以懒残称之。李泌读书寺中,以为非凡人,中夜往谒。懒残发火取芋啖之,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泌尽食而谢。懒残谓李泌曰:“慎勿多言,领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
同“抚髀生肉”。明高启《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发上指。”陈去病《出塞望蒙古》诗:“发箧仍自缄,抚髀徒悲呻。”【词语抚髀】 汉语大词典:抚髀
《尔雅.释诂》:“黄发、?齿、鲐背、苟。老,寿也。”晋.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宋.邢昺疏:“舍人曰: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古人把老年人背部皮肤干枯消瘠,有如鲐鱼。后遂用为咏老人之典。
形容遇事要再三考虑,反复研究之后才采取行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遇事总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见后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出典】:《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
同“包胥哭秦庭”。唐张说《过庾信宅》诗:“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
同“郢中曲”。唐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诗:“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词语郢声】 汉语大词典:郢声
源见“狡兔三窟”。谓藏身地方多,易于避祸。宋苏轼《过岭》诗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词语兔三窟】 汉语大词典: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