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宋景三虑

宋景三虑

吕氏春秋.制乐》:“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注:荧惑,即火星;心,即商星,为宋之分野),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注:子韦,春秋时宋国的天文历算家,知星宿善卜吉凶),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矣,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必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当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是夕荧惑果徙三舍。”此事又见《淮南子.应道训》、《史记.宋微子世家》、《新序.杂事四》、《论衡.变虚篇》等。

春秋时,荧惑星处于宋国上空。古人认为荧惑主恶,它光临何方,上天将降惩罚于此地。因此,宋国子韦认为宋君将遭灾难。为了解除这种灾难,子韦提出移祸于宰相、人民或岁时三个办法。但宋景公以仁德为怀,经过再三考虑,拒绝了这些做法。宋景公的至德之言,感动了上天,于是荧惑迁徙三舍,景公延寿二十一年。后因用为咏君主仁德之典。

文选》卷一五张平子(衡)《思玄赋》:“汤蠲体以祷祈兮(见“桑林祷雨”),蒙庞(注:大)褫(注:福)以拯民;景三虑以营国兮,荧惑次于他辰。”


猜你喜欢

  • 庙堂巾笥

    源见“曳尾泥涂”。指位尊而受拘困的生活。唐柳宗元《龟背戏》诗:“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 倾城看杀

    源见“看杀卫玠”。形容男子仪容俊美。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九:“拔萃簪花十五余,倾城看杀好头颅。”

  • 掩耳偷铃

    同“掩耳盗铃”。元无名氏《举案齐眉》四折:“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天雨花》四回:“姐姐何必问他,他自掩耳偷铃,好似失心疯的一般。”见“掩耳盗铃”。元·无名氏《举案齐眉》4折:“难道他~,

  • 马援柱

    同“马援铜柱”。明 莫止《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马援柱,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词语马援柱】   汉语大词典:马援柱

  • 珊瑚击碎

    源见“石崇斗奢”。形容骄奢挥霍。宋杨亿《公子》诗:“珊瑚击碎牛心熟,香枣兰芳客自迷。”【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三引晋·裴启 《语林》 曰:“石崇与王恺争豪,晋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以珊瑚高二尺许

  • 红叶留诗

    同“红叶题诗”。宋 吕渭老《梦玉人引》词:“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

  • 煦沫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困境中互相救助。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记》:“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哀鸣。”亦引申谓相互吹嘘。明胡应麟《诗薮.宋》:“宋人一代沾沾自相煦沫,读其遗言,大概如入夜郎王国耳。”

  • 怀瑾握瑜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瑾、瑜,美玉也。”因以比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并列 瑾、瑜均为美玉,比喻美德

  • 下马威

    原指长官初到任故意用严法处分下属官吏,以示威严。西汉班伯被任命为定襄太守,当地吏民听说班伯是贵族子弟,很年轻,又是自荐来上任的,就怕他到任后给下属来个“下马威”,都很害怕。后以此典泛指先给对方以打击或

  • 八斗陈思

    同“陈思八斗”。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故称陈思。唐李宗谔《馆中新蝉》诗:“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