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孟嘉落帽

孟嘉落帽

形容才子文思敏捷,举止洒脱。孟嘉,字万年,江夏(今河南信阳市东北)人。少时即已知名,为桓温参军。很受器重。桓温在龙山设宴,手下僚属将佐毕至,此时,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他竟没有觉察。桓温让左右的人不要告诉他,想看看他有何举止。过了很久,孟嘉起身去厕所,桓温叫孙盛写了一篇嘲讽他的文章和帽子一起放在他的座位上。孟嘉回来看到后,便作诗应答,文辞非常优美,在座的人都嗟叹不已。

【出典】:

晋书》卷98《孟嘉传》2581页:“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例句】: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孟喜落帽,前世以为胜绝。”


【典源】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 (嘉) 传》:“ (孟嘉为) 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 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太平御览》卷六八七引《孟喜别传》、《晋书·孟嘉传》等亦载。

【今译】 晋代孟嘉曾在征西大将军桓

温帐下任参军,他风流儒雅,深得器重。九月九日,桓温与僚属游龙山。有风吹落孟嘉帽子,孟嘉不觉,桓温暗示别人不要告诉他。孟嘉上厕所时,桓温又命孙盛作文嘲笑他,写好后放到孟嘉坐位上,孟嘉回来看见,即命笔应答,不假思索,文辞优美,四座嗟叹不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文雅倜傥,风度翩然; 或形容饮宴佳会;也用以咏重阳秋景、秋思等。

【典形】 吹帽、吹帽狂司马、堕帻、风落帽、风落鸟纱、客帽欺风、龙山佳会、龙山客、龙山落帽、落帽、落帽参军、落帽孟嘉、落帽人、落乌纱、孟嘉吹帽、孟嘉帽、山头吹帽、乌帽落、陨帽、醉帽、破帽不堪落、吹堕白纶巾、乌帽任风吹、龙山对孟嘉、帽逐秋风、登高落帽、登高龙山、帽受西风、破帽惊吹、参军吹帽、西风吹帽、龙山置酒、乌纱随风、山头落帽、落帽风、堕轻帽、落帽孟嘉情、孟与桓、吹乌帽、欠孟嘉。

【示例】

〔吹帽〕 唐·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吹帽狂司马〕 宋·苏轼《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春老孟光。”

〔堕帻〕宋·范成大《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霜鬓数茎羞堕帻,黄花三度笑空杯。”

〔风落帽〕 唐·李白《九日龙山饮》:“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风落乌纱〕 元·孛罗御史《一枝花·辞官》:“拼着老瓦盆边醉后扶,一任他风落乌纱。”

〔客帽欺风〕 宋·吴文英《玉漏迟》:“晴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

〔龙山佳会〕 宋·周紫芝《品令·九日上西庵绝顶》:“休说龙山佳会,此情不浅。黄花香满,记白苎吴歌软。”

〔龙山客〕 宋·苏轼《九月舟中望见》之一:“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

〔龙山落帽〕 宋·黄庭坚《鹧鸪天·重九日集句》:“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落帽〕 宋·陈师道《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落帽参军〕 宋·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落帽孟嘉〕 宋·康与之《望江南·重九》:“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夜,都道不如归。”

〔落帽人〕 唐·赵嘏《重阳日寄韦舍人》:“不知此口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落乌纱〕 宋·陈师道《九日寄秦观》:“淮海少年天下士,独能无地落乌纱。”

〔孟嘉吹帽〕 唐·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孟嘉帽〕 唐·独孤及《奉同徐侍郎五云溪新亭》:“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山头吹帽〕 宋·苏辙《次韵柳见答》:“江上鲙鲈橙正熟,山头吹帽菊初香。”

〔陨帽〕 宋·苏轼《龙山补亡》之一:“楚狂醉乱,陨帽莫觉。戎服囚首,枯颅茁发。”

〔醉帽〕 元·耶律楚材《用刘润之乞冠韵》:“角巾折暮雨,醉帽落秋风。”


【词语孟嘉落帽】  成语:孟嘉落帽汉语词典:孟嘉落帽

猜你喜欢

  • 吠尧跖尨

    同“吠尧桀犬”。清李渔《玉搔头.误投》:“悔做了当车怒螳,吠尧跖尨。”

  • 削肩

    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后以“削肩”谓双肩微向下坍斜,为美女形体特征之一。《红楼梦》二回:“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

  •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洋洋:形容盛大众多。 弥沦一片,好像在头上,又像在左右。 原指神力无所不在。 后也指别人的精神风貌,在自己周围影响自己,督捉自己。语出《礼记.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

  • 二俊彩

    参见:入洛

  • 一而再,再而三

    《尚书.多方》:“至于再(第二次),至于三。”后因以“一而再再而三”用为反复多次的典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之事,惊心动魄者,不一而足,未有自入患难自出

  • 靡有孑遗

    靡:无。孑遗:余剩,遗留。 没有遗留下来的。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陈奂传疏:“《方言》、《广雅》皆云:‘孑,余也。’靡孑遗,即无余遗。”汉.郑玄《诗谱序》:“有夏承之,篇章

  • 盐梅

    《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来汝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羹需卤醋以和之。”上古时人,茹毛饮血,不知烹调,故善以盐梅(酸味)调味的人被视为圣人。殷高宗武丁把宰相

  • 歌三乐

    源见“荣公三乐”。指知足自乐。唐储光羲《贻王处士子文》诗:“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

  • 仰事俯畜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仰事俯畜”谓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育妻儿。亦泛指维持全家生活。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周孝子事》:“家无毫末之产,赖其母汪氏

  • 为真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公元前二〇三年,汉全部征服了齐地。韩信派使臣送书信给刘邦,要求封他为假齐王,以镇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