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奋髯#几

奋髯#几

奋髯:猛然掀起胡须,犹俗言吹胡子。(zhǐ只)几:击打桌面,即拍案。奋髯几,形容奋激发怒的情状。朱博在任琅邪太守时,当地习俗,作风迟缓,性情高傲,自命清高来博取名声。朱博上任后,许多下属官员都托病休假,不来上班。朱博询问原因,回答说:“官吏们都惧怕新太守的威严。过去,新太守上任常派员去慰问安抚署下各级官吏,然后他们才就职任事。”朱博听后,大怒,吹胡子瞪眼,拍着桌子说:“我倒要看看这群小子还敢沿用这种陋俗吗?”他召见全体上班的官吏,选拔其中可任用者去取代那些托病怠工的官员。然后宣布罢免托病的官吏,削职为民。使全郡官吏、百姓受到震惊和警戒。后以“奋髯几”为典,咏整顿吏治的官员。

【出典】:

汉书》卷83《朱博传》3399、3400页:“(朱博)徙为并州刺史、护漕都尉,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

【例句】: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奋髯几堂上,尊俎自高谈。”


猜你喜欢

  • 龚黄

    龚遂和黄霸二人的合称。《汉书·循吏(遵理守法的官吏)传》说:“因此汉朝的优秀官更在汉宣帝时最为兴盛,和国势的复兴是相称的。象赵广汉(?-前65年,任颍川太守)、韩延寿(?-前57年,任东郡太守)、尹翁

  • 正平挝

    源见“渔阳掺挝”。谓击鼓作乐。清归庄《和顾端木先生》:“如意难辞处仲击,岑牟不禁正平挝。”

  • 充国屯田

    《汉书.赵充国传》:“其秋,充国病……时羌降者万余人矣。充国度其必坏,欲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遂上屯田奏。”上于是报充国曰:‘皇帝问后将军,上书言羌虏可胜之道,今听将军,将军计善。其上留屯田及当罢者

  • 明目达聪

    《书.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于四方,使天下无壅塞。”后以“明目达聪”谓体察民情,听取民声。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夫明目达聪,务广闻见。”并列 聪,听觉灵敏。眼睛明亮,耳朵灵敏

  • 千夫指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千夫指”就是从“千人所指”演变紧缩而成。千夫,是指很多人,千是虚指多数。“千夫指”,是指被众人所指斥责骂的人,即是人民所痛恨的坏人

  • 嵩岳三呼

    《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春正月,〔武帝〕行幸缑氏……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后因以“嵩岳三呼”为典,表示对帝王祝颂。宋姚述尧《减字木兰花.圣节鼓子词》词:“嵩岳三呼

  • 上知下愚

    指因先天禀赋不同而在智力程度上相差甚远的两种人。孔子认为,所有的人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种。其中“生而知之”是为“上智”,“困而不学”是为“下愚”。而在所有人

  • 九牛毛

    《晋书.华谭传》:“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九牛之毛,数量极多,古谚以数量之多设喻

  • 邈若山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邈:遥远。因以“邈若山河”形容相隔十分遥远。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置在丛棘。狱户咫

  • 采菽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后因以“采菽”比喻夺取政权。《新唐书.苏源明传》:“及史思明陷洛阳,有诏幸东京,将亲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