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

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吕端字易直,宋时幽州安次人。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阴谋废立,被端及时发觉,遂奉真宗即位,贬逐继恩。后常以“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典故,比喻说明做领导工作的人,应注重大事,不宜斤斤计较小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掌握原则,头脑清醒,又能宽厚待下,取得群众的支持。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吕端大事不胡涂,犹言小事不妨胡涂点,这自然很足以显示我们中国人的雅量……”


主谓 指对大是大非问题能做到头脑清醒,坚持原则。《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决意相之。”△褒义。多用于处事方面。→旗帜鲜明 心明眼亮 ↔糊里糊涂 小黠大痴


【词语大事不糊涂】  成语:大事不糊涂汉语词典:大事不糊涂

猜你喜欢

  • 水深火热

    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齐宣王进攻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孟子道,有的人叫我不要吞并它,有的人劝我吞并它。拿一个万乘大国去攻打另一个万乘大国,仅五十天便攻下了它,人力是做不到的。看来,不吞并它,一定会天

  • 鲁鱼

    《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古时写“鲁”和“鱼”有相似之处,在传抄中经常发生差错。后遂用为文字差错之典。唐.刘禹锡《秋萤引》

  • 浑然一体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后以“浑然一体”谓融合为一,完整不可分。明李贽《耿楚倥先生传》:“两舍则两忘,两忘则浑然一体,无复事矣。”偏正 融合在一

  • 麟角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后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清纳兰性德《曲阜》诗:“小臣久已瞻麟角,何幸趋承俎豆馀。”晋葛洪《抱朴子.极言》:“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

  • 翟公客

    源见“门可罗雀”。指趋炎附势之人。用以表示世态炎凉。清陈梦雷《行路难》诗:“君不见,翟公客,邵平瓜,贵贱今昔何所如?”【词语翟公客】   汉语大词典:翟公客

  • 裂裳裹膝

    同“裂裳裹足”。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跖劈,裂裳裹膝。”见“裂裳裹足”。《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

  • 一日九迁

    汉焦赣《易林.履之节》:“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原注:“汉车千秋一日九迁其官。”汉蔡邕《蔡中郎文集》九《让尚书乞在闲冗表》:“田千秋有神明感动,贞梦至言,以寤圣听,昭发上心,故有一

  • 校书笺

    源见“女校书”。即薛涛笺,一种幅小而精美的笺纸。亦借指题咏或书信。唐司空图《退居漫题》诗之二:“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又《狂题》诗之十三:“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词语校书笺】   汉

  • 青蒲直臣

    源见“伏青蒲”。指强谏之臣。清 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诗:“红莲幕客苍梧守,未许青蒲作直臣。”

  • 窥图

    《汉书.刘歆传》“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河图赤伏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故改名,几以趣也。”后以“窥图”谓暗中察看图谶,以谋不轨。《后汉书.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