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困兽犹斗

困兽犹斗

比喻陷于绝境的势力,因不甘心灭亡而垂死挣扎。公元前597年,晋国在与楚国争霸中失败。晋军主帅荀林父以作战失利请求处死自己,晋景公想答应他。这时,晋大夫士渥浊劝阻他说:“从前,城濮之战时,晋国虽然打败了楚国,但是先君文公仍然面有忧容。他说:‘楚国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楚军统帅成得臣还在,困兽犹斗,何况成得臣是楚国的令尹?’只是在楚成王杀了得臣之后,文公才高兴起来。楚国也因此很长时间没有恢复元气。现在您如杀掉荀林父,实际上是使楚国胜上加胜,我们也就无力和楚国竞争霸业了。”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秋,晋师归,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久不竞乎?’”

【例句】:

左传·定公四年》:“夫概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 南朝宋·范晔《后汉专·皇甫嵩传》:王困围陈仓,嵩进兵击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困,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主谓 困兽,被困野兽;犹,还要。被围困的野兽还要做最后的搏斗,比喻陷入困窘境地将尽力挣扎或濒于失败(指坏人或战争)还要作垂死挣扎。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东周列国志》79回:“况~,背城一战,尚有不可测之事乎?”△贬义。用于垂死挣扎。→困兽之斗 兽困则噬 穷鼠啮狸 垂死挣扎 ↔束手待毙。 也作“困兽之斗”。


解释被围困的野兽仍然搏斗。比喻处于绝境还要挣扎抵抗。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困兽犹斗,况人乎?”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在邲地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以晋军大败而告终。晋军从邲地撤回后,主帅荀林父向国君请求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大臣士贞子劝谏说:“城濮之战的时候,我军大获全胜,晋国举国欢腾,但晋文公还面带忧虑之色。大家就问文公:‘既然击败了强敌,为何反而愁闷?’文公说:‘楚军的丞相兼主帅子玉还活着,忧愁就不能算是完结了。被围困的野兽尚且要挣扎搏斗一番,何况一国的宰相呢?’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文公便喜形于色,说:‘没有人来和我作对了。’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也是楚国的再次失败,楚国由此两世都没能强盛。现在上天可能是要警示我们晋国,所以吃了败仗。但是如果杀了荀林父,这等于是增加了楚国的胜利,恐怕会让咱们晋国好久都不能强盛啊。荀林父前进时想的是竭尽忠诚,后退时想的是弥补过失,这样一个尽忠为国的人,怎么能杀掉呢?他的这次失败,就像日蚀月蚀一样,怎么会损害日月的光明呢?”晋景公认为这番话很有道理,就命令荀林父官复原位。

近义垂死挣扎

反义坐以待毙

例句

局长对侦察员们说:“困兽犹斗,我们要警惕敌人狗急跳墙。”


【词语困兽犹斗】  成语:困兽犹斗汉语词典:困兽犹斗

猜你喜欢

  • 贾充香

    同“贾女香”。元周文质《蝶恋花.悟迷》套曲:“朱门深闭贾充香,兰房强揣郑生玉,青楼空掷潘安果。”【词语贾充香】   汉语大词典:贾充香

  • 云中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仙道升天的鸡犬。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诗:“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词语云中鸡犬】  成语:云中鸡犬

  • 月下书

    源见“月下老人”。指姻缘簿。元 柯丹丘《荆钗记.启媒》:“人间未结前生契,天上先成月下书。”【词语月下书】   汉语大词典:月下书

  • 冀北空

    同“冀北群空”。宋苏轼《和刘道原见寄》:“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 歇船艎

    唐时自扬州至河阴漕运的大船。《唐书.食货志》:“(刘)晏为歇艎( ㄏㄨㄤˊ huáng 皇)支江船二千艘,每船受千斛,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上三门,号‘上门填阙船’

  • 看太白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白前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别赋》。及禄山反,制《胡无人》,言‘太白入月敌可摧’。及禄山死,太白蚀月。”太白,即太白金星。俗传太白星主杀伐,故

  • 宵衣旰食

    宵:夜;旰(gān干):晚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入夜才吃饭。亦作“奸食宵衣”。比喻勤于政事。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的事迹参见“义愤填膺”条。他在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

  • 西园拜官

    《后汉书.孝灵帝纪》:“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山阳公载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次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

  • 吹火照书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吹火照书”:“苏颋(字廷硕,唐时武功人,幼敏悟,举进士及第,与张说并以文章著称,累官同平章事,封许国公)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又患无灯

  • 赠处

    《礼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处,对待。后以“赠处”为朋友分别时互赠勉励之言的典故。宋司马光《送李揆之推官序》:“古者朋友将别,必有言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