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嗜痂之癖

嗜痂之癖

嗜:非常喜好。痂:伤口、疮口愈合后所结成的干皮。癖:积久成习的爱好。爱吃疮痂的一种癖性。形容人的嗜好乖僻。刘邕,南朝宋人,刘穆之的儿子。特别喜欢吃疮痂,说味道像鳆鱼那样鲜美,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吏不论有无罪责都处以鞭笞,为的是伤口结痂给他吃。一次,刘邕到孟灵休家,孟灵休先前患灸疮,有一个疮痂脱落在床上,刘邕拿起来吃了。孟灵休大惊失色,便把疮痂都揭下来让他吃,以至于全身流血不止。

【出典】:

宋书》卷42《刘穆之传》1308页:“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灵休疮痂未落者,悉褫取以饴邕。”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四·罗刹海市》:“异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郭沫若《新陈代谢》:“例如喜欢墨家,便连墨家崇拜鬼神都要替它辩解,或说出一番民主的意义出来,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


偏正 嗜,嗜好;痂,疮口或伤口上的硬壳;癖,习惯性的爱好。指怪诞的嗜好。《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孙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癖,不读作pì。△贬义。多用于指不好的习惯。→逐臭之夫。也作“嗜痂成癖”。


【词语嗜痂之癖】  成语:嗜痂之癖汉语词典:嗜痂之癖

猜你喜欢

  • 夫不入侧室之门

    《礼记》卷五《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齐(同斋),则不入侧室之门。”古代礼法规定,妻将临盆时,要搬至侧室去分娩,丈夫只能使人去问情况,不能进入侧室,而且还要斋戒。后因

  • 起自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谓重新出仕。宋李廷忠《庆清朝.上楼大参》词:“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

  • 聚蚁功名

    源见“南柯梦”。指梦中功名。元 赵孟?《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 包胥血

    同“包胥哭秦庭”。清 叶世佺《谒刘公祠》诗:“涕泪包胥血,饥寒苏武毡。”

  •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精气:阴阳凝聚之气,古人认为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因素。游魂:浮游的精魂,即消散的精气。 阴阳二气凝聚而生万物,精气离开物形,则生变为死。 古人把生死理解为阴阳二气的聚散,表现了一定的朴素唯物观点。语出

  • 武昌官柳

    同“武昌柳”。宋周邦彦《如梦令.思情》词:“初暖绮罗轻,腰胜武昌官柳。”【词语武昌官柳】  成语:武昌官柳汉语大词典:武昌官柳

  • 弯弓饮羽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勇猛善射。清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其他 形容勇猛善射。清·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李将军。”△褒义。多用于描写勇

  • 孙阳念骥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善识才者对人才的赏识和爱惜。唐李群玉《辱绵州于中丞书信》诗:“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

  • 广陵散矣

    见“广陵散绝”。

  • 帝女填海

    源见“精卫填海”。喻指力微志大,奋斗不息。清吴嘉纪《善哉行》之二:“夸父逐日,帝女填海,虽罕成功,志愿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