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比喻逆来顺受,受到侮辱也不加以反抗。亦称“唾面勿拭”、“师德唾面”、“干汝唾”。见唐娄师德之事迹。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出身。上元初(674年)曾为监察御史,后以征讨吐蕃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天授初(690年)为丰州都督,亲率将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后升任宰相。史载其人深沉有度量,以谨慎忍让闻名于世。一次他的弟弟奉命守代州,向他告别。他嘱其遇事要能忍耐。其弟说: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唾口水,我也不过是擦了而已。师德则说:不对,擦掉会使他更生气,应该让其自干。

【出典】:

新唐书》卷108《娄师德传》4093页:“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例句】: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宋·陆游《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宋·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之二:“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明·唐寅《百忍歌》:“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5回:“他从年轻时候得了选拔,便想到他祖上唾面白干那番见识,究竟欠些褒气。” 近代·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


其他 形容过分容忍,受辱后毫不反抗。语本《尚书大传·大战》:“骂女(汝)毋叹,唾女毋干。”又《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之感。”※唾,不读作chuí。△多指人过于软弱。 →含垢忍辱 ↔不平则鸣


【典源】 唐·刘肃《大唐新语·容恕》:“初,(娄) 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也,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新唐书·娄师德传》亦载,较略。

【今译】 唐代娄师德位居宰相,为人深沉大度。其弟被任为代州都督。临别时,师德问他:“你今得为州牧,官位已高,如何能保全呢?”其弟说:“从今以后即使有唾我的脸的,也不敢回言,只自己擦掉,决不让兄长忧虑。”师德说:“这正是我耽心的。人家唾你,是因为生你的气,你自己擦去,不更使人生气吗?唾沫不擦自然会干,不如微笑地接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对人尽量忍让,避免惹事。

【典形】 干汝唾、娄公唾、师德唾面、拭面、唾面、唾面娄、唾面勿拭、唾面自干、面能干唾、唾行自干、唾面自拭、唾俟面干。

【示例】

〔干汝唾〕 宋·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之二:“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娄公唾〕 明·李东阳《胡忠安公挽诗》:“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师德唾面〕 明·唐寅《百忍歌》:“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拭面〕 宋·陈师道《次韵春怀》:“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唾面〕 元·滕斌《普天乐·气》:“唾面来时休教拭,看英雄自古如痴,前程万里。”

〔唾面娄〕 唐·唐彦谦《和陶渊明贫士诗》之四:“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唾面勿拭〕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唾面自干〕 宋·陆游《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词语唾面自干】  成语:唾面自干汉语词典:唾面自干

猜你喜欢

  • 宋人投马

    《吕氏春秋.用民》:“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倒,杀死倒毙),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造父,古代善御马的人)。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

  • 母钱

    源见“青蚨”。指用来增值的本钱。《宋史.杜衍传》:“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议常平法曰:‘州郡阙母钱,愿出官帑助之。’”【词语母钱】   汉语大词典:母钱

  • 相持鹬蚌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相争不下,各不相让的双方。《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相持鹬蚌枉垂涎,落得渔人取便。”

  • 锥处囊中

    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陈三立《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主谓 锥子在口袋中,锥尖迟早要显露在外。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崭露头角。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

  • 梦蚁

    同“槐根蚁”。金元好问《密国公璹得友人书诗》:“冷官领取闲中趣,远胜区区梦蚁忙。”

  • 席帽离身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载:宋李巽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李巽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

  • 扫迹

    源见“闭门却扫”。扫去车轮轨迹。表示谢绝宾客。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亦指绝迹。宋陆游《山园杂咏》之三:“俗客年来真扫迹,清樽日暮独忘归。”【词语扫迹】   汉语大

  • 薤露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乎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

  • 门外可设雀罗

    罗:罗网。 意谓门外面可以设网捕雀。 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语出《史记.汲郑列传.赞》:“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晋会稽王道子得政之久,末年有疾

  • 凤友鸾交

    比喻男女交欢。元.高文秀《啄木儿》套曲:“觉来恍惚心不定,无端阻我阳台兴,凤友鸾交化作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清.洪昇《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