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郎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缺乏学识,吴主孙权劝他涉猎往事,加强对兵书史策的学习,并举古今当政勤学的例子对他加以勉励。吕蒙受到激励后,笃志就学,终于丰富了学识,大有成就。后鲁肃与他谈论起来,发现他与旧时的阿蒙简直成了两个人。

后因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薄。关于此事,参见本书“刮目相待”条。

晋书.慕容德载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


偏正 阿蒙,吕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吕蒙年轻时不爱读书,后来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后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贬义。用于描写学识浅陋的人。→胸无点墨↔学富五车


【典源】 《三国志·吴书· 吕蒙传》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曰:“初,(孙)权谓 (吕) 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宜急读《孙子》、《大韬》、《左传》、《国语》 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今译】 三国时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目前都已当权掌事,应该多学习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吕蒙说:“在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道叫你们钻书本成为博士吗?不过是要涉猎书史丰富见闻罢了。像你们两人,资质聪敏,学必有所得,为什么不学呢? 应赶快读《孙子》、《六韬》等书。”吕蒙于是开始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有些见解,甚至超过了老儒。后来鲁肃代周瑜为都督,与吕蒙谈论,常被吕蒙驳倒。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我以为贤弟只懂得武事,没想到现在学识渊博,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别人经过一段时日,变化很大,有不小长进; 或反其意用之,谦指自己没有长进。

【典形】 阿蒙碌碌、阿蒙吴下、怪阿蒙、吴下阿蒙、薄阿蒙。

【示例】

〔阿蒙碌碌〕 清·黄景仁《闻龚爱督从河南归》:“所愧平生拜母交,阿蒙碌碌常如昔。”

〔阿蒙吴下〕 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忧》:“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怪阿蒙〕 明·袁宏道《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

〔吴下阿蒙〕 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


【词语吴下阿蒙】  成语:吴下阿蒙汉语词典:吴下阿蒙

猜你喜欢

  • 南华蝶

    源见“庄周梦蝶”。美称蝴蝶。南华,指南华真人,庄子的别称。唐吴融《杏花》诗:“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 针芥之投

    同“针芥相投”。清陈梦雷《绝交书》:“每探颐析微,穷极理性,罔间晨夕,自谓针芥之投,庶几终始也。”见“针芥相投”。【词语针芥之投】  成语:针芥之投汉语大词典:针芥之投

  • 古锦囊

    同“古锦诗囊”。宋黄庭坚《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诗:“收拾从来古锦囊,今知老将敌难当。”【词语古锦囊】   汉语大词典:古锦囊

  • 闻笛感

    同“闻笛泪”。清赵翼《阅邸报同年冯鲁岩总宪病殁诗以哭之》之二:“今日更增闻笛感,同时幕府几人存?”

  • 钻穴逾垣

    同“钻穴逾墙”。《镜花缘》九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见“钻穴逾墙”。【词语钻穴逾垣】  成语:钻穴逾垣汉语大词典:钻穴逾垣

  • 率由旧章

    见〔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述宾 率由,沿袭、依照。①依照旧规矩办事。语出《诗经·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更望~,以示崇重命令之意。”②比喻原封不动,还是老样子。

  • 横汾唱

    源见“汉武横汾”。指汉武帝《秋风辞》。亦泛指帝王游宴的诗赋。唐沈佺期《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 长头

    《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又《梁书.范岫传》:“南乡范云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范长头。’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贾逵、

  • 一尺高髻

    《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廖)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斯言如戏,有切事实。”东汉时,长安有谚语,嘲讽长安妇女喜欢高绾发髻,影响外地人纷纷仿效。

  • 无袴之公

    《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逵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柳孚宿,其明无何,著孚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三国魏贾逵少孤家贫,冬常无袴。后以此为咏家贫之典。清.蒲松龄《聊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