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吞舟之鱼

吞舟之鱼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吞舟之鱼”,是极言鱼大可以吞舟。后泛指庞然大物。亦用以比喻伟大的贤人。汉.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

“吞舟之鱼”又可用以比喻罪恶极大的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纲漏吞舟之鱼。”


偏正 吞得下船只的大鱼。后比喻高大的人或物。语出《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列子·杨朱》:“~,不游支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于~,而吏治烝烝,不致于奸,黎民艾安。”△用时多以高大,巨大为喻,或褒(如《列子》)或贬(如《史记》),视立意如何而定。→大莫与京 ↔孤雏腐鼠


【词语吞舟之鱼】  成语:吞舟之鱼汉语词典:吞舟之鱼

猜你喜欢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按: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行,重大的行动;细谨,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大礼不辞小

  • 乐羊食子

    《韩非子.说林上》:“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诸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

  • 捉衿露肘

    同“捉衿见肘”。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见“捉衿见肘”。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五言古非神韵绵绵,定当~。”【词语捉衿露肘】  成语:捉衿露肘汉语大词典:捉衿露肘

  • 丰上锐下

    同“丰上兑下”。《辽史.太祖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开弓三百斤。”并列 面部上广而下尖。《辽史·太祖纪》:“(太祖)身长九尺,~,目光射人。”△多用于人外貌方面。→丰上杀下【词语

  • 魏文颁菊蕊

    魏文帝曹丕《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

  • 目牛游刃

    同“目牛无全”。《太平广记》卷四九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目牛游刃。”见“游刃有余”。《太平广记》卷490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词语目牛游刃】  成语:目牛游刃汉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同“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李清〕直等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侯枫《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彭湃》:“陈月波、马剑郎只好把气出在那两个卫兵的身上

  • 夙遭闵凶

    见〔少遭闵凶〕。

  • 麟绂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后因以“麟绂”指祥瑞。明吕坤《答孙立亭论格物第四书》:“熊梦有征,麟绂失系,因喜成悲,

  • 方瞳翁

    汉刘向《列仙传》:“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又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隔绝,有黄发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