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比喻同一意志,同一行动。周武王十一年,周朝军队自镐京东向,攻伐商纣。其他诸侯闻讯,也纷纷率兵赶至,共同参加灭商之役。军队到达河朔时,周武王集众誓师。他在誓词中,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罪恶之后说,商纣虽然统治着上百万老百姓,但是他们与他并不是一条心;我们虽然只有十来个治理国家的良臣,但能齐心协力,志同道合。……只要我们一心一德,就一定能够消灭商纣,实现天下太平。

【出典】:

尚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例句】:

宋·刘安世《弹奏范纯仁、王存事第四》:“惟是同心同德之人,乃可委以政事。”


并列 同德,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形容思想行动完全一致。语出《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刘坚《草地晚餐》:“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走过草地。”△褒义。多用于工作和事业方面。→同心合意 同心协力 ↔离心离德。也作“同德同心”、“同心 一德”、“同心合德”、“一心同体”。


【词语同心同德】  成语:同心同德汉语词典:同心同德

猜你喜欢

  • 三折肱与九折臂

    《左传.定公十三年》载:鲁定公十三年(为公元前四九七年),知文子(荀跞)、韩简子(韩不信)、魏襄子(魏曼多)奉晋公之命讨伐范昭子(吉士射)和中行文子(荀寅),没有取得成功。“二子(即范昭子和中行文子)

  • 缃帙

    古人多用浅黄色的丝帛包书,称“缃帙”,因以为书卷的代称。南朝梁昭明太子《文选序》:“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吕向注:“缃,浅黄色也;帙,书衣也。”古人书卷之外有帙裹住。唐代李贺《示弟》诗:“醁醽今夕

  • 腰金拖紫

    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 鸾凤和鸣

    源见“卜凤”。比喻夫妻和美。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十六出:“似鸾凤和鸣,相应青云际。效鹣鹣比翼,鸳鸯双双戏。”主谓 鸾和凤一起鸣叫。比喻夫妻和谐。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 阴柔害物

    表面温柔恭顺而内心阴险刻毒,陷害善良。《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 鸡鹜群

    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又《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笯,指鸡笼。鹜,指鸭子。后以“鸡鹜翔舞”喻小人得志,以“鸡鹜群”、“鸡鹜

  • 梦入槐根

    同“梦槐安”。明郑若庸《玉玦记.行刺》:“箭穿杨叶知无失,梦入槐根定不归。”

  • 姓名金瓯重

    源见“名动金瓯”。指可任用的贤能之才。金元好问《内相杨文献公哀挽三章效白少傅体》诗:“姓名三字金瓯重,事业千年片简青。”

  • 大不必佳

    源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谓人长大之后应顺自然发展不可强求。唐王维《裴仆射济州遗爱碑》:“童子何知兮,公近成人;大不必佳兮,公德日新。”

  • 金刚不坏身

    《大般涅槃经》卷三:“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又,《大宝积经》卷五十二:“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佛经中有“金刚之身,不可坏身”之语,意谓佛身可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