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比喻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行为。亦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各人自扫檐前雪,莫管他家屋上霜”。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金瓶梅》三四回:“那老者见不是话,低着头,一声儿没言语走了。正是各人自扫檐前雪,莫管他家屋上霜。”


其他 比喻只管自己,不管别人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行为。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贬义。用于描写处事和取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人自扫檐前雪,莫管他家屋上霜


【词语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成语: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汉语词典: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猜你喜欢

  • 泰斗

    同“泰山北斗”。《文明小史》二三回:“有个湖南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出洋游学,听说这位抚台是新学界的泰斗,特特的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词语泰斗】   汉语大词典:泰斗

  • 成风斫

    同“成风斤”。宋孙觌《绍兴任子某南迁过疏山上一览亭》诗:“诸儒望先觉,坐待成风斫。”

  • 覆公折足

    源见“折鼎覆?”。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太尉樊稜,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主谓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语本《易经·鼎》:“鼎

  • 老妪解诗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传说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先读给老妪听,老妪如不懂,就重新再写。后以“老妪解诗”比喻诗作浅显易懂

  • 琐尾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因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明陈子龙《报夏考功书》:“不孝琐尾遁

  • 束缊乞

    同“束缊请火”。清赵翼《借月和尚以其名乞诗戏赠》诗:“既免束缊乞,亦省凿壁借。”

  • 蒸鸡

    《晋书.惠帝纪》:“安北将军王俊遣乌凡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大败之。颖与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和钱三千,诏贷用。所在买饭以供,宫人止食于道中客舍。宫人有持升余糠米饭及燥蒜盐

  • 每饭不忘君

    每次进餐,都眷念国君。 旧指臣下忠于国君。语出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东坡苏子瞻《诗话》曰: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明.宋濂《杜诗举

  • 禹鼎秦镜

    源见“禹鼎”、“秦庭朗镜”。喻指能洞察神奸善恶的宝物。明沈德符《野获编.毁皇姑寺》:“观世宗屡谕,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禹鼎秦镜。”并列 禹鼎,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

  • 衔发

    《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后因以“衔发”为做梦之典。唐 贾?《庄周梦为蝴蝶赋》:“梦也者,不期而会;飞也者,以息相吹。岂衔发之能诊,盖忘蹄之可知。”【词语衔发】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