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

犹言耳食之学。从道听途说中知道一些皮毛而无实学的意思。意思是说,君子求学是耳朵听,心中领会,再通过身体力行加以实践,从而使其一切都可为后人取法。小人则不然,他们学习,只不过是耳朵进,嘴里出。口耳之间才不过四寸左右,哪里能使自己身心得到好处呢?更不用说可为他人所取法了。

【出典】: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例句】: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六朝清谈之习》:“是当时虽从事于经义,亦皆口耳之学。”


偏正 ①只凭嘴上说说,耳朵听听亦即道听途说学到些如皮毛那样肤浅的知识。形容没有真才实学。语本《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于耳,出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清·赵翼《廿一史札记》卷8:“是当时虽从事于经义,亦皆~。”用于学习态度方面。→末学肤受↔真才实学。②学习语音时重视口说耳听训练。故也称传统音韵学为“~”。清·章学诚《文史通义》7:“古人~,有非文字所能著者,贵其心领而神会也。”△现多用于指明这种学习态度不可取。→末学肤受 求其深入 ↔不求甚解。也作“口耳讲说”。


【词语口耳之学】  成语:口耳之学汉语词典:口耳之学

猜你喜欢

  • 有伦有脊

    伦:条理。脊:中心论点,如人身之脊。 表示言之成理,有条不紊。语出《诗.小雅.正月》:“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唐.萧邺《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由卑至钜,能以才振。小大之治,有脊有伦。”明.钟惺《

  • 玉奴妆

    源见“梅花妆”。指古代女子描梅花于额上的妆式。玉奴,梅花的别名。清汪懋麟《眼儿媚.水边》词:“鞋儿脚上刚三寸,袅袅玉奴妆。”【词语玉奴妆】   汉语大词典:玉奴妆

  • 将军著色

    参见:李将军

  • 王尼车

    源见“沧海横流”。指牛车。形容人潦倒、落泊。清 丘逢甲《古诗》之四:“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 买赋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

  • 趋金门

    源见“玉堂金马”。指赴朝做官。唐崔湜《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诗:“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

  • 食少事繁

    食量减少而任事繁多。谓工作辛劳,身体不能长久支持。《三国演义》一○三回:“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清.金圣叹《〈西厢记〉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食少事繁,至死方已。”鲁

  • 桃源

    同“桃花洞”。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三:“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同“桃花源”。南朝 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北周庾信《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宁殊华盖,讵识

  • 美人迟暮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迟暮:比喻晚年。美人到了晚年,红颜衰老,不可挽回。因以比喻时光易逝,青春难再。元.彭元逊《解珮环》:“远道荒寒,婉婉流年,望望美人迟暮。”近代王国维《

  • 丰城紫气

    同“丰城剑气”。清蒲松龄《又与邹平张启》:“风流蕴藉,想汉殿之垂杨;博物洽闻,识丰城之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