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虞舜祖父的名字。《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
源见“杖化龙”。谓追随道术之士。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源见“和氏之璧”。喻怀才不遇。唐刘驾《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诗:“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词语刖足】 汉语大词典:刖足
源见“同声相应”。本指声音气息。引申指朋友间共同的旨趣和爱好。《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亦用于贬义,指官场中的交接往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新唐书.权怀恩传》:“擢万年令,赏罚明,见恶辄取。时语曰:‘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北史.崔弘度传》:“时有屈突盖为武侯车骑,亦严刻。长安为之语曰:‘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宁灸三斗艾,不逢屈
源见“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唐 刘夷道《伤死奴》诗:“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篇、牍:为古代书写文字的竹片或木片。累:形容重迭、堆积。比喻文章冗长。亦作“连章累牍”、“连篇累幅”。出自隋李谔的文章。李谔,字士恢,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自幼好学,善文章。北齐时曾任中书舍人。北周平
《左传.桓公十七年》载: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内乱。后因以“竖刁”或“竖刀”蔑称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史记.齐太公世家》
见〔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主谓 形体消瘦,面容憔悴。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战国策·秦策一》:“~,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多形容人的形体、容貌。→
源见“长平之祸”。指杀戮降卒。唐杜甫《聂耒阳书致酒肉》诗:“人非西谕蜀,兴在北坑赵。”【词语坑赵】 汉语大词典: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