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喻学贵专精。是赵普以半部《论语》辅助赵匡胤定天下事。赵普(922-992年)祖为幽州蓟(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迁镇州(治所今河北正定),再迁河南洛阳。字则平,后周时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元旦,曾与赵匡胤弟赵光义等策动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为开国功臣。因此,入宋后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960年)向赵匡胤献策并自请从征,平定了李筠之乱,以功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同年,又请速平李重进之乱。建隆三年(962年)任枢密使、检校太保。乾德二年(964年)任宰相。赵匡胤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皆与之商定。北宋初年的重大方针政策他都曾参预谋划,如为了集中行政权和财权,建议宋太祖罢宿卫和节镇兵权;委任文官知州事;在各路设置转运使;州置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在实现统一的战争中,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等。太祖晚年,其宠渐衰,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宋太宗即位后,想再任赵普为相,有人反映说,赵普只是在青少年时代学习过官吏事务,没有学问,只读过《论语》。赵光义问赵普,他毫不隐晦说,我平生所学确实只有一部《论语》。从前,曾以一半帮助太祖定天下;现在,我要用另一半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太宗时他两次为相。晚年手不释卷,每次下朝,就闭门读书。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便非常果断自如。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一看,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于是后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

【出典】:

宋史》卷256《赵普传》8940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例句】: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7:“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元·高文秀撰《好酒赵元遇上皇杂剧》(载《元曲选外编》)第一册:“某姓赵,名光普,字则平,辅佐主公,官拜丞相,封太师韩国公之职,乃开国功臣也。……每次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平天下。”


猜你喜欢

  • 蟾宫扳桂

    同“蟾宫折桂”。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蟾宫扳桂折高枝,书香还有继,天道岂无知?”见“蟾宫折桂”。【词语蟾宫扳桂】  成语:蟾宫扳桂汉语大词典:蟾宫扳桂

  • 玄石酒

    源见“千日酒”。指美酒。清董元恺《满江红.与史远公谈往事》词:“醉里尚寻玄石酒,相期便访刘商术。”

  • 盈满之咎

    富贵权势到极盛的时候,就要招来祸殃。《后汉书.折像传》:“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所忌。”偏正 指财富充盈招致的灾祸。《后汉书·折像传》:“吾门户殖财日久,~,道家所忌。”△贬义。→因福得祸 福

  • 椒庭

    后妃所居的宫殿,义同“椒房”。《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隋代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词语椒庭】   汉语大词典:椒庭

  • 戴凭夺席

    源见“谈经夺席”。称誉人学识渊博,胜人一筹。《野叟曝言》一四八回:“贡禹弹冠,事因人就;戴凭夺席,志刚已成。”【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二一九引《东观汉记》 曰:“戴凭,字次仲,为侍中,正旦朝贺,百僚

  • 叶落知秋

    比喻从现象可推知本质;从局部的、细小的迹象,可推知全体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亦

  • 牝鸡晨鸣

    同“牝鸡司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见“牝鸡司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

  • 尽人事以听天命

    尽人事:尽力干了凡人力所能办到的事。 意谓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干事,至于能否成功,那就听凭天命了。语出宋.胡寅《致堂读书管见》:“尽人事而待天命”后多引作〔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镜花缘》六回:

  • 毛生捧檄心

    源见“毛义捧檄”。指出仕取俸孝亲之心。明吴廷翰《送陈邦直教临海》诗:“韦氏传经业,毛生捧檄心。”

  • 匡说解颐

    同“匡鼎解颐”。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说解颐,一数郑家婢泥中之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