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刈蓍遗簪

刈蓍遗簪

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后以“刈蓍遗簪”表示物虽轻贱不足惜,然故旧之情不能忘。清谭嗣同仁学.界说》:“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孔子犹叹其小;刈蓍而遗簪,田妇方且不惜,奈何私垄断天下之财,恝不一散以沾润于国之人也!”


猜你喜欢

  • 锁树

    《晋书.刘聪载记》:“聪(晋末前赵主刘聪)将为刘氏起䳨仪殿,廷尉陈元达进谏,聪怒,欲杀之。时(聪)在逍遥园李中堂,元达抱堂下树叫曰:‘臣所言者,社稷之计也。……’元达先锁腰而入,及至,即以锁绕树,左右

  • 君子违不适仇国

    违:离开。适:往。仇国:即敌国。 君子离开祖国,也不到敌国去。语出《左传.哀公八年》:“公山不狃曰:‘君子违不适仇国。’”《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袁尚自将攻袁谭,谭遣辛毗诣曹操请救。刘表

  • 相敬如宾

    原作“相待如宾”,原指夫妻间相互尊敬,后也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晋文公末年,晋大夫胥臣出使途中路过冀地,看到冀缺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很恭敬,相待如宾。胥臣和他一起回来并向晋文公推荐了冀缺。他说

  • 风玉

    唐.杜牧《斫竹》诗:“霜根渐随斧,风玉自敲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占风铎》载:唐代岐王府中竹林内悬挂许多玉片,夜间风来,玉片丁冬相撞,号为占风铎(音duó),又名风玉。竹虽重,但仍可作风玉敲秋

  • 学足三冬

    源见“三冬足文史”。形容读书多,学问好。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小生姓陶名侃……家徒四壁,学足三冬。”

  • 比邻窃斧

    源见“窃?”。称人受诬蒙冤。清唐孙华《哭姜编修西溟》诗:“比邻窃斧真无罪,同舍持金别有郎。”

  • 阮生途

    同“阮籍途穷”。明李梦阳《冬至刘氏园庆十韵》:“行藏虞氏传,勋业阮生途。”【词语阮生途】   汉语大词典:阮生途

  • 霸陵尉

    同“灞陵醉尉”。宋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傅》诗:“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霸陵尉。”

  • 春雪棹

    源见“访载”。指乘兴访友之船。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净〕兴尽宜回春雪棹。〔副净〕客羞应斩美人头。”

  • 李下

    同“瓜田李下”。南朝 陈徐陵《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拾金樵路,高士所羞;整冠李下,君子斯慎。”【词语李下】   汉语大词典: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