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陈三立《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主谓 锥子在口袋中,锥尖迟早要显露在外。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崭露头角。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
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句:即“勾”,曲也。来巢:是说枳树多曲枝,因而鸟来作巢。空穴:指门户的空隙。“空穴来风”原指门户孔空,风善从入。后比喻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后因以“双管齐下”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茅盾《子
源见“次公狂”。形容为人狂放不羁。李详《二君咏》之二:“屈奇心迹举场空,醒亦能狂盖次公。”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什么样的人是“全人”(“成人”即“全人”,各方面都好的人)。孔子认为,现在的所谓“全人”,不必要象我刚才
同“树桃李”。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认为人死后如果声名不被世所称道,那将是很遗憾的事。因为它表明死者生前无有建树。后用为哀叹事业不就之典。唐.白居易《初入峡有感》:“常恐不才身,
《书.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孔传:“言我复还明君之政于子,子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以“复子明辟”谓还政或让位。《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
同“景升豚犬”。宋刘辰翁《最高楼.寿秋水》词:“常恨著,景升儿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海岛上的山。元张翥《寄观志能照磨》诗:“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