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

凌(líng灵)云:直上云天;升向空中。此典指司马相如善于用笔写文章,使人读后如遨游天空。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司马相如进献《大人赋》之后,汉武帝阅览大为高兴,飘飘然有直上云天之气概,好像遨游于天地之闾。此典又作“赋有凌云称”、“凌云之势”、“多才飘飘气”、“赋就凌云”、“凌云气”。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63页:“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即《大人赋》),天子大说(yuè月,同“悦”,高兴),飘飘(飘飘然,得意样子)有凌云之气(势),似游天地之閒(通“间”)意。”

【例句】:

南朝梁·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唐·元稹《授杨巨源郭同玄河中兴元少尹制》:“相如有凌云之势,陶潜多把菊之情。” 宋·杨亿《刘校理属疾》:“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明·汤显祖《紫钗记》:“青云路有,赋就凌云奏,望朝云徘徊意久。” 明·余怀《水龙吟》:“白发l临头,黄金去手,负凌云气。”


【典源】《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今译】 汉代司马相如 (字长卿) 有文才,擅辞赋,曾作《子虚赋》和《上林赋》,汉武帝读了,极口赞美赋中所述的上林苑之事。司马相如见武帝喜好仙道,就对武帝说:“上林苑之事并不完美,还有更美的。我曾作《大人赋》,尚未写完,请允许我完成后上奏奉献给您。”相如认为群仙都居住在山泽之间,形容枯瘦,这不是帝王的仙意,于是写就《大人赋》,极力铺陈渲染神仙事。相如将《大人赋》奉献给武帝,武帝读后大喜,觉得自己也飘飘欲仙,仿佛在天地之间凌云遨游。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

【典形】 多才飘飘气、赋就凌云、赋有凌云称、凌云健笔、凌云气、凌云之势、马卿词赋、赋凌云、蜀客赋高、凌云赋、马卿赋、凌云笔、献赋欲凌云。

【示例】

〔多才飘飘气〕 宋·杨亿《刘校理属疾》:“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赋就凌云〕 明 · 汤显祖 《紫钗记》:“青云路有,赋就凌云奏,望朝云徘徊意久。”

〔赋有凌云称〕 南朝梁·江淹《别赋》:“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凌云健笔〕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凌云气〕 明·余怀《水龙吟》:“白发临头,黄金去手,负凌云气。”

〔凌云之势〕 唐·元稹《授杨巨源郭同玄河中兴元少尹制》:“相如有凌云之势,陶潜多把菊之情。”


猜你喜欢

  • 麈尾烧却

    《南史.陈显达传》:“显达谦厚有智计,自以人微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子十余人,诫之曰:‘我本意不及此,汝等勿以富贵陵人。’家既豪富,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丽服饰。当世快牛称陈世子青、王三郎乌、

  • 圯上之术

    源见“圯桥进履”。泛指名师传授的兵法。南朝 梁萧纲《华阳陶先生墓志铭》:“余昔在枌壤,早逢圯上之术;今簉元良,屡禀浮丘之教。”

  • 云火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杜预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

  • 微禹

    源见“微禹叹”。为颂扬功德之语。《宋书.武帝纪下》:“夫微禹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陈书.衡阳献王昌传》:“故以功深于微禹,道大于惟尧,岂直社稷用宁,斯乃黔黎是赖。”【词语微禹】   

  • 驱山

    同“驱石”。《西湖二集.马神仙骑龙升天》:“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词语驱山】   汉语大词典:驱山

  • 庄周梦蝶

    比喻生命变幻无常。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四处飞舞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不一会惊醒,一看自己还是庄周。弄不清楚究竟是自己作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出典】:《庄子·齐物论》:“

  • 事畜

    见“仰事俯畜”条。【词语事畜】   汉语大词典:事畜

  • 格诗

    唐代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分格诗、律诗两类,格诗与近体律诗相对,即古体诗。白居易《白氏后集自序》:“迩来复有格诗、律诗。”汪立名注:“格诗,统古体歌行乐府而言。”【词语格诗】   汉语大词典:格诗

  • 霞酌

    源见“流霞”。指仙酒。唐王勃《七夕赋》:“奏云和,泛霞酌。”【词语霞酌】   汉语大词典:霞酌

  • 胡为乎来哉

    胡:何。 它为什么会来呢? 表示事物来得奇突。语出宋.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脱套第五》:“其下体前后二幅,名曰‘遮羞’者,必以硬布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