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听各方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只听一面之辞,就会昏暗不明。语出《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范祖禹《唐鉴》卷三引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郭沫若《蔡文姬》四幕:“曹操: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看来是一点也不错的。”叶昌金《误解》(《长江日报》1993年2月11日):“所以对待人言也决不会偏听,而只能是兼听,‘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郭沫若《蔡文姬》:“曹操:古人说:‘~。’看来一点也不错的。”


【词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成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猜你喜欢

  • 范履霜

    宋代范仲淹之绰号。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 和贽

    源见“和氏之璧”。指卞和向楚王献玉。形容忠贞不渝。唐黄滔《祭先外舅文》:“高高蟾桂,赫赫鸿都;和贽之宁三泣,宋卢之俟一呼。”【词语和贽】   汉语大词典:和贽

  • 罗含黄菊宅

    《晋书.罗含传》:“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后因以“罗含黄菊宅”称美地方官员

  • 贾家香

    同“贾女香”。明阮大铖《燕子笺.伪缉》:“他打包家关节,盗贾家香,现有这女驼供状。”

  • 一曲淋铃

    源见“夜霖铃”。表示怀念伤悼之情。唐杜牧《华清宫》诗:“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

  • 蕉隍讼

    同“蕉隍鹿”。清钱谦益《蝶梦》诗:“莫辨蕉隍讼,何因鼠穴车?”

  • 冶长非罪

    《论语.公冶长》: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宋.邢昺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孔子认为,公冶长这个人虽然进了牢狱,但他是被陷害诬告的,实在并没有罪。孔子因此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用为咏

  • 调殷鼎

    源见“盐梅和鼎”。指拜相。唐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诗:“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 郑牛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十六《双鹦鹉》诗自注云:古谚有:“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东汉.郑玄,为当代大儒,家中有牛,触墙成八字。后因以咏牛,或用为主人风雅,牲畜亦能书字之典。唐.白居易《双鹦鹉》诗:“

  • 公安体

    亦称“公安派”,明末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1568-1610年)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年)为首。因三袁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