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周群传》:“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问群,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谏先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
《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及(文帝)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三国魏太傅钟繇为著名书法家。因其曾为太尉,故后以“钟太尉”为称誉人善长书法之典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其他书中亦屡见“天雨粟”之语,此不俱引)。《新唐书.刘晏传》:“四方货殖低昂及他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
源见“玉斧修月”。咏圆月。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词:“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战国时告子论性,谓性无善恶之别,如杞柳一样,全由后天培养。《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杞柳:树木名,可作杯盘。桮:同“杯’。杯棬( ㄑㄩㄢ
东晋画家顾恺之为人超脱的一个故事。《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玄发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给云:‘未开。’恺之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礼:礼貌。 遇事讲究礼貌,是不会被人责怪的。语出《文明小史》二回:“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官场现形记》三一回:“他们做京官的是不好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想出一个办法对郑庄公说:“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春秋时,郑庄公母姜氏替庄公弟共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以“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环境的
同“祁奚举子”。午,祁奚之子。宋钱易《南部新书》戊:“祁奚举午,义不胜私。”见“祁奚之举”。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说为左相,知京官考其子,均任中书舍人,特注之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义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