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停餐训子

停餐训子

西汉人隽不疑在汉昭帝时任官,因政绩突出,由青州刺史升任京兆尹。京都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每当隽不疑到所属各县巡视审案问囚回来,老母亲就问他:“这次有没有被平反的冤案?又有几个死囚得以活命的?”当隽不疑平反冤案很多时,母亲就欢喜,说话、吃饭都比平常多。如果没有平反案件,母亲就生气,甚至连饭都不吃了。因此,隽不疑从政,虽然严厉但不残暴。后以此典形容妇女有仁德,慈爱恤人,或指官吏仁爱有德。

【出典】:

汉书》卷71《隽不疑传》3036、3037页:“(隽不疑)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例句】:

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王氏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每出诫夫,停餐训子。” 宋·苏轼《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洛宾侍从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 宋·陆游《书戒》:“出仕惟此心,所乐在平反。”


【典源】《汉书·隽不疑传》:“ (隽不疑) 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今译】 汉代隽不疑在昭帝时任京兆尹,京都的官吏百姓都敬畏他的威望。每次巡视各县讯问囚犯回来,他母亲就问他:“有没有平反的,又使几个人活了?”如果不疑平反的冤案多,其母就高兴,吃饭、说话也都比平时多; 如果没有平反的,其母就生气,甚而连饭也不吃。因此不疑任官时,虽严厉而不残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妇女有妇德,仁慈恤人。

【典形】 京兆平反、所乐在平反、停餐训子。

【示例】

〔京兆平反〕 宋·苏轼《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洛滨侍从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

〔所乐在平反〕 宋·陆游《书戒》:“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

〔停餐训子〕 唐·王维《工部杨尚书夫人王氏墓志铭》:“妇道允谐; 母仪俱美; 每出诫夫; 停餐训子。”


猜你喜欢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指公元二〇八年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和周瑜利用曹操狂傲轻敌,采取连环战船陈兵江右的态

  • 曼倩桃

    源见“方朔偷桃”。借指仙果、寿桃。曼倩,东方朔字。清 李文瀚《临江仙.再呈诗舲中丞》套曲:“喜开藩刚比黄河笑,便持节来餐曼倩桃。”

  • 洛生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注引宋明帝《文章志》:“(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洛生咏即指洛阳书生带鼻浊音的吟咏,犹如今天

  • 取凉州牧

    源见“斗酒博凉州”。谓设法行贿,谋取官职。唐刘禹锡《葡萄歌》:“为君持以斗,往取凉州牧。”

  • 凫化舄

    源见“王乔凫舄”。谓地方官出行。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颋》诗:“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 伏韬

    《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韬衉血,鼓音不衰。”伏韬,仆倒在弓套上。后常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唐王维《为曹将军

  • 妖狐戴髑髅

    参见:冠髑髅

  • 起夜来

    《乐府诗集》卷七十五南朝梁.柳恽《起夜来》题解引《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乐府诗集》中有《起夜来》诗篇,是歌唱一女子思念其情人的歌词。后遂用为女子思慕情人之典。唐.施肩

  • 百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陆游《纵游》诗:“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典源】《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修)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晋书·阮

  • 斧柯烂

    源见“柯烂忘归”。表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