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偃王行仁义

偃王行仁义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淮南子.汜论训》:“徐偃王被服慈惠,身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然而身死国亡,子孙无类。”

周穆王时,徐子治国,恭行仁义,不修武备,江淮诸侯归附者有三十六国。周天子闻之,遣使至楚,令楚伐之。徐偃王爱民而不愿以武力相斗,于是被楚灭亡。后用为讥讽只知恪守仁义教条而不识时移势异终至毁灭之典。

楚辞》十三,汉.东方朔《七谏.沉江》:“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汉.王充《论衡.非韩》:“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


猜你喜欢

  • 牧猪奴

    源见“禹惜寸阴”。指赌徒。宋朱熹《观洪遵双陆谱有感》诗:“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清 捧花生《画舫馀谈》:“家无担石储,而一掷百万,世岂鲜牧猪奴哉!”【词语牧猪奴】   汉语大词典:牧猪奴

  • 七德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晋.杜预注:“此武七德。”春秋时,楚王曾提出武功有七个方面的作用,被称为武之“七德”。后因用为称颂武功之典。

  • 不咎既往

    语出《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谓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令还侵地,不咎既往,已属国家宽大。”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此后

  • 五日尹

    同“五日京兆”。唐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诗:“金曹初受拜,玉地始生香。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宋陆游《闻勾龙司户会客山亭送酒肴及橄榄并简诸同僚》诗:“但恨五日尹,阻造三语掾。”

  • 张楷雾

    源见“五里雾”。指云雾。宋文同《华山》诗:“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 庾郎鲑菜

    《南齐书.庾杲之传》:“〔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后因以“庾郎鲑菜”形容贫士生活清贫。宋黄庭坚《戏赠彦深》诗:“庾郎鲑菜二

  • 夺锦才

    源见“夺锦袍”。称人才思敏捷,文采出名。明高启《谢赐衣》诗:“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偏正 夺锦,夺锦袍。形容才学超群,后来居上。语本《新唐书·宋之问传》:“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

  • 北溟化穷鳞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有远大前途的变化,多指科举中式。唐卢肇《及第送潘图归宜春》诗:“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

  • 三十六天罡

    道教谓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 ㄍㄤ gāng 冈)星,小说家因以附会为梁山泊三十六员猛将。《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载:宋江得天书,上写三十六人姓名,末有一行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

  • 富贵自有

    源见“蔡泽年寿”。表示有才之人必得显贵。宋辛弃疾《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只将绿鬓抵羲 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