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 中探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汝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之子则祜之前身
见〔知其一,未知其二〕。其他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语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例]大家不知内情,或~,面对这情景都不好表态。△多用于说明对事物了解有限
参见:蒲梢骑
源见“东家丘”。指孔子。宋黄庭坚《柳闳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宋刘宰《赠江西吴定夫》诗:“君师鲁东家,二说当舍旃。”
《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后以“兵行诡道”谓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水浒传》七九回:“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书有云:兵行诡道。岂可用得正大?’”主谓 指挥作战
《南史.沈庆之传》:“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庆之曰:‘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元嘉二七年,宋文帝将北侵,沈庆之说:国家有如家庭,
《汉书.游侠传.陈遵传》:“先是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譬之于物,曰:‘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汉.扬雄的《酒箴》中比喻喝酒的人好像井口边上的
源见“陈蕃榻”。表示敬重贤才或礼遇宾客。宋曾巩《送关远赴江西》诗:“一榻高悬宾阁峻,二龙俱化县池空。”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寿梦有四子,第四子“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
同“瓮间眠”。唐李端《晚秋旅舍寄苗员外》诗:“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