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貌:相貌。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春秋时人,孔子弟子。相貌丑陋,但品行端正。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的好坏,对澹台灭明这样的人,就判断错了。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外貌。语出《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旧唐书.封常清传》:“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张恨水《八十一梦.四十八梦》:“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不敢说能免此。”


其他 鲁国人澹台灭明,字子羽。开始时,孔子嫌他面貌丑陋,不愿收他为学生。勉强收了以后,发现他德行很好,于是感慨地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语见《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有此语。而《韩非子·显学》云:“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其说异于《大戴礼记》、《史记》。后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说明用外貌来衡量、判断人的好坏是肤浅的、错误的。△贬义。用于判断或录用人方面。→以毛相马 ↔量才取用 量才录用。也省作“以貌取人”,也作“以容取人”。


猜你喜欢

  • 莼鲈兴动

    同“莼鲈引兴”。宋赵以夫《贺新郎.送郑怡山归里》词:“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软红香雾。”

  • 秋扇

    同“秋风纨扇”。南朝 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词语秋扇】   汉语大词典:秋扇

  • 网罗三面解

    同“网开三面”。唐刘禹锡《元和癸巳岁仲秋》诗:“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 泣二桃

    源见“二桃杀三士”。慨叹壮士为阴谋所害。清吴兆骞《感怀诗呈家大人》之二:“谤书何事腾三箧?壮士由来泣二桃。”

  • 食苗

    《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后因以“食苗”比喻不劳而获。亦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唐罗隐《谢大理薛卿启》:“何争名竞利之场,有蠹节食苗之辈。”明 朱隗《络纬》诗:“食苗非尔志,篱落兴翛

  • 鱼头参政

    此典为鲁宗道立朝刚正、直言敢谏事。鲁宗道(?-1029年)字贯之,毫州谯(今安徽毫县)人。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后改歙(shè涉)州(今属安徽)军事判官,再迁秘书丞。陈尧叟又招为河阳通判。宋

  • 仲弓德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汉代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鲁国人冉雍字仲弓,孔子认为他很有德行。后因以“仲弓德”比喻品德高尚

  • 湔衣

    同“湔裙”。唐张说《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词语湔衣】   汉语大词典:湔衣

  • 大同小异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谓之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后以“大同小异”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西胡风俗,大同小异。”并列 大体一样,

  • 善卷自得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毛皮,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帝舜以天下让给高士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