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嚬有为嚬,而笑有为笑。”嚬,同颦,皱着眉头不高兴的样子。一嚬一笑指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乐府诗集》梁.昭明太子《龙笛曲》:“金门玉堂临水居,一嚬一笑
同“吹箫引凤”。唐吴兢《永泰公主挽歌》之二:“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皇。”
指刘邦在家乡对起义之民众说:如果选择领导将官不当,就会一旦失败,肝脑涂地,不好挽救。后以此典比喻失败惨重,不可收拾。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曾任泗水亭(今江苏沛县
同“鼎折覆?”。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托诸此辈,一旦鼎折?覆,后事云胡可问?”
同“五行俱下”。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读书则五行皆下,为文则七步成章。”
同“矛炊剑淅”。清张问陶《赠方葆严光禄》诗:“墨磨盾鼻朝驰檄,米淅矛头夜拥兵。”
着鞭:上马挥鞭。比喻做某件事情跑在了我前边。刘琨(事迹见“枕戈待旦”条)和好友祖逖都心怀大志,意欲恢复中原,祖逖先带领手下宗族数百家渡江北上。刘琨听到后很是感慨,与亲人旧友写信说:“我每日里枕着武器直
同“犯鳞”。《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明王世贞《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诗:“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词语触鳞】 汉语大词典:触鳞
不生长五谷草木的地方,形容土地的贫瘠荒僻。《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也简作“不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偏正 原指种不了五谷的地方。后泛指不长植物贫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予未亏齿时,尝闻亲故说:‘张芬中丞在韦南康皋幕中,有一客于宴席上以筹椀中绿豆击蝇,十不失一,一坐惊笑。芬曰:‘无费吾豆。’遂指起蝇,拈其后脚,略无脱者。又能拳上倒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