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子恨雕墙

五子恨雕墙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尚书》“序”文中提到夏.太康有弟五人,作“五子之歌”以讽太康。原文已佚。东晋.梅赜献伪古文《尚书》,其中有《五子之歌》一篇。作伪者误会《序》文中“歌”是歌唱,便写了五首歌词,言夏启五子追述禹训,作歌以刺其奢。其二有“峻宇雕墙”“未或不亡”之句。后用为臣劝诫帝王之词。

唐.徐夤《客厅》诗:“丰蔀仲尼明演易,作歌五子恨雕墙。”


猜你喜欢

  • 五行俱览

    同“五行俱下”。唐 于敬之《桐柏真人茅山华阳观王先生碑铭》:“初在法主座下听《老子西升灵宝南华真人论》,退席之际,即为人讲说,五行俱览,一字无遗。”

  • 掩鼻咏

    同“拥鼻吟”。宋杨亿《即目》诗:“掩鼻生愁咏,被襟爽醉魂。”

  • 舳舻相接

    舳:船后把舵处。舻:船前刺棹处。形容船与船相接,数量很多。《隋书.食货志》:“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亦作“舳舻相继”。唐.韩偓《开河记》:“时舳舻相继

  • 深则厉,浅则揭

    厉:指穿着衣服涉水。揭:指撩起衣服涉水。 水深就穿着衣服涉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涉过去。 比喻行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论

  • 覆辙

    源见“前车之鉴”。翻车的轨迹。比喻先前的失败。宋叶適《叶岭书房记》:“当是时,子重专治军事,昼夜不得休息,而余听讼断狱,从容如平常,不然,则建康之人,未见敌先遁,堕建 绍覆辙矣。”【词语覆辙】   汉

  • 鲁殿

    同“鲁灵光殿”。清赵翼《新春即目》诗:“死尽故人成鲁殿,占先春色有唐花。”【词语鲁殿】   汉语大词典:鲁殿

  • 海可浮

    源见“乘桴浮海”。指航海远去。清 丘逢甲《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要知吾道其南意,鲁叟先言海可浮。”

  • 铺钱埒

    同“金埒”。唐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诗:“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 槃水

    源见“盘水加剑”。指处死。清赵翼《赠李莪洲孝廉》诗:“或传槃水将加诛,或揣圜扉但讼系。”【词语槃水】   汉语大词典:槃水

  • 碧作朱

    源见“看朱成碧”。形容心烦意乱,目光恍惚,错认对象。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之十一:“璇玑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