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争桑

争桑

指春秋时楚国与吴国女子为争采边地之桑叶而互相仇杀攻打。后用此典比喻因民间争端而引起战祸。当初,楚国边境城卑梁(今安徽天长县西北)氏少女与吴国边境城女子为采摘桑叶之事争吵,两家发怒,互相仇杀;两国边城的长官听到这件事,也发怒互相攻打。

【出典】:

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1462页:“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

【例句】:

宋·陆游《书喜》:“俗美农夫知让畔,化行蚕妇不争桑。”


【词语争桑】   汉语词典:争桑

猜你喜欢

  • 怀道迷邦

    同“怀宝迷邦”。《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见“怀宝迷邦”。《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词语怀道迷邦】  成语:怀道迷邦汉语大词典:

  • 梦尽失欢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玉曰:‘其梦若何?’王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楚词人宋玉在《神女

  • 桂枝片玉

    源见“郤诜丹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并列“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缩语。比喻登科及第。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

  • 野狐涎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传说以小口罂盛肉埋于野,狐欲食而喙不得入,馋涎流滴罂内,渍入肉中。取其肉晒为脯末,食之令人迷惑而生幻影。涎,唾液。相传狐狸的唾液有迷惑人的作用。后因以“野狐涎”用为迷惑人的

  • 硃卷

    科举时代,为防止阅卷的人受请托,辨笔迹,试卷都要交给誊录的人另用殊笔誊写,然后再交给阅卷的考官,称为“殊卷”。《明史.选举志》:“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者用硃,谓之‘硃卷’。”【词语硃卷】  

  • 亭亭玉立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多用来形容体态修长的少女或挺拔秀丽的树木。徐之才,北齐人,天统四年(568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徐之才精通医术,当时的皇帝武成帝高湛由于酒色过度而得病,召徐之才看病。武成帝高湛对他

  • 煞风景

    同“杀风景”。宋楼钥《次韵沈使君怀浮图梅花》:“毋庸高牙煞风景,为著佳句增孤妍。”见“杀风景”。宋·楼钥《次韵沈使君怀浮冈梅花》:“毋庸高牙~,为著佳句增孤妍。”【词语煞风景】  成语:煞风景汉语大词

  • 室如悬磬

    同“室如悬罄”。汉 焦赣《易林.乾之贲》:“室如悬磬,既危且殆,蚤见之士,依山处谷。”见“室如悬罄”。汉·司马徽《戒子书》:“闻汝充役,~,何以自辩?”【典源】《国语·鲁语上》:“齐侯见使者曰:‘鲁国

  • 一屐

    源见“携只履”。又《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载:暨云复命,明帝已逝。孝庄即位,云俱奏其事,帝令启棺,唯一革履尚存,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后因以“一屐”为赞颂佛教大师法力的典实。清 吴传业

  • 普率

    同“普天率土”。《宋史.乐志十五》:“皇泽浃黎庶,普率洽恩荣。”【词语普率】   汉语大词典: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