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九边

九边

明代北方9个军事要镇的合称。后为边境的泛称。明朝建立后,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其子朱棣、朱权等统率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又于沿边设镇,派兵驻守。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这就是九边。九边的设置,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hòu后)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防线,对加强北部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朝为此加饷加税。

【出典】:

明史》卷91《兵志三》2235页:“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例句】:

清·龚自珍《御试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李光《河山四律》:“将帅凋零鼙鼓动,四郊壁垒九边烽。”


【词语九边】   汉语词典:九边

猜你喜欢

  • 碧鲜

    晋左思《吴都赋》:“檀栾婵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以“碧鲜”为竹的别名。《旧五代史.扈载传》:“载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宋范仲淹《寄题孙氏碧鲜亭》诗:“天地何风流

  • 素霰

    《诗.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郑玄笺:“喻幽王之不亲九族亦有渐,自微至甚,如先霰后大雪。”霰,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成的白色小冰粒,下雪前往往降之。后因以“素霰”比喻孤危渐亡的预感。南朝

  • 周勃织薄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强。”汉周勃年轻时曾靠编织蚕箔谋生。后以“织薄”咏出身微寒封侯之典。唐.李瀚《蒙求》:“周勃织薄,

  • 仲宣登楼债

    源见“王粲登楼”。喻指羁旅异乡,有负相思之情。王粲,字仲宣。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可惜那于叔夜国士才,只为相思郁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仲宣登楼债,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

  • 春申珠履

    源见“三千珠履客”。形容权贵的豪奢。唐李瀚《蒙求》:“季伦锦障,春申珠履。”

  • 易地则皆然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 原意是说禹、稷、颜回都是贤人,如果调换地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是一样的。 后泛指只要人的思想信仰一样,即使处在不同环境,表现也必然相同。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

  • 海上有逐臭之夫

    表示人备有所爱好。故事出在《吕氏春秋.遇合篇》:“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多引作〔海上有逐臭之夫〕。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

  • 庞涓死此树下

    参见:孙膑伏兵

  • 遮道更借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

  • 翘馆

    同“翘材之阁”。宋沈辽《七言奉记三衢赵少师》:“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仙江水东。”【词语翘馆】   汉语大词典:翘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