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出东山而被起用。原比喻隐居后再次出来任职。现多比喻失势后再起。谢安(事迹见“高卧东山”条)辞官后隐居于东山,直到四十多岁。其弟谢万任西中郎将,掌握各地军队大权,但声望不如谢安高,后被罢免,谢安因而始有入仕之意。征西大将军桓温辟之为司马,从新亭出发时,朝中大臣都来辞行,中丞高崧开玩笑说:“您屡次违背朝廷的旨意,隐居东山,大家常相互说,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仕,老百姓可怎么办呢!现在百姓又将如何对待您啊!”谢安听了很羞愧。桓温见了他,更是高兴,谈论生平,竟整整一天也没感到厌倦。

【出典】:

晋书》卷79《谢安传》2073页:“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9回:“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郭沫若《洪波曲》12章:“假如他还活在今天,美国人一定要让他东山再起的。”


主谓 指再出山,或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只要大阿哥不失宠,你安于后宫,我就能~。”△用于描写复出或重新兴起。→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一蹶不振 偃旗息鼓 深居简出。也作“东山复起”。


退隐复仕或失势后又得势,此谓之 “东山再起”。

这种失势后复出掌权的情况,为什么同 “东山”有关联呢? 为什么称之为 “东山再起”呢?

此语同东晋的谢安有关。

晋书·谢安传》记载说,谢安年少时即有重 ( zhònɡ) 名,他开初官至佐著作郎,但他托病辞职归隐,一直到四十岁以后才出山为桓温司马,接着升任为中书令、司徒那样的大官。由于他的复出、所起的作用,因而使东晋王室转危为安。比如有名的 “淝水之战”获胜就在于他的正确部署。

谢安开初称疾辞职,归隐之地为会 ( kuài) 稽东山,后又从东山复出为官,因而后世遂有 “东山再起”之说。


【词语东山再起】  成语:东山再起汉语词典:东山再起

猜你喜欢

  • 覆巢毁卵

    鸟巢被翻,鸟蛋被毁。比喻遭受灭门之祸,无一幸免。《战国策.赵策四》:“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天而骐驎不至。”《史记.孔子世家》:“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亦作“覆巢

  • 树杨之喻

    《战国策.魏策二》:“田需贵于魏王,惠子(即惠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宋国人,曾在梁为相,他是庄周的朋友。他的学说多舛驳,虽善辩,但言论多有偏见)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

  • 蝇营

    比喻到处钻营。唐韩愈《送穷文》: “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来。” ●《诗·小雅·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诗写谗臣如同青蝇往来不绝,到时要害人乱国。诗人意在劝

  • 诗礼将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同悦)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

  • 子陵钓滩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

  •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抵挡它。 常用作炫耀武力之辞。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梁书.元帝纪》:“世祖驰檄告四方曰:‘夫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

  • 欲盖弥彰

    原作“欲盖而名章”。形容企图掩盖事实真象,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公元前511年冬,同鲁国接壤的邾国大夫黑肱把他的封地滥城献给鲁国。左丘明评论说,名义的不能不慎重就象这样:有时有了名义还不如没有名义。

  • 吹竽

    同“吹竽混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复与吹竽之部。”【词语吹竽】   汉语大词典:吹竽

  •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个人的欲望,难于一意孤行去实现。语出《左传.襄公十年》:“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宋.苏轼《上皇帝书》:“昔子产焚载书以弭众言,赂伯石以安巨室,

  • 江左莼胪

    同“江东鲙”。夏承焘《洞仙歌.洛阳赠阿铿》词:“闹鸡房灯火,明日盘餐,应不羡、江左莼鲈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