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且食蛤蜊

且食蛤蜊

南史.王弘传》附王融:“(王融)诣王僧佑(南齐人,字胤宗,善《老》《庄》,工草隶,官至黄门侍郎),因遇沈昭略(南齐人,字茂隆,使酒仗气,为高帝萧道成所赏识,及高帝即位,迁官侍中),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少年?’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扶桑原本是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其下)入于旸谷(旸谷,又称汤谷,本是日出的地方,这里说入于旸谷概指经过一周的运行,回到始出之处),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王融赌气把自己比为太阳,发出反问,以回敬沈昭略)?’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南齐时,王融去拜访王僧佑,遇到沈昭略。融与沈不相识。沈问少年是谁?王融对沈的不恭敬的问话很是不满,便故意自我张扬了一番。沈昭略听了王融的气话,一时不好作回答,便只得装作未加理会,随便答了一句,把事情敷衍过去。

后因以“且食蛤蜊”用为随便敷衍一下,对事情姑置不问的典故。宋.虞俦《尊白堂集》卷二“雪晴后书怀”诗:“咄咄(见“书空”条)那容如许事,尊(古代酒器)前且食蛤蜊休。”


【典源】《南史·王融传》:“融躁于名利,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初为司徒法曹,诣王僧祐,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今译】 南朝齐王融 (字无长) 急功近利,以为自己门第很高,想在三十岁内做到公卿。开始任司徒法曹,去见王僧祐,遇到沈昭略,二人不相识。沈昭略几次看他,问主人:“这位少年是谁?”王融很不高兴,说:“我像太阳一样,从扶桑出,到汤谷入,照耀天下,谁人不知,而你还这么问?”沈昭略说:“这些事我都不晓得,且吃蛤蜊吧。”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不予关注,姑置不问。

【典形】 吃蛤蜊、且食蛤蜊、食蛤蜊、食蛤。

【示例】

〔吃蛤蜊〕 宋·汪元量《鹧鸪天》:“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且食蛤蜊〕 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我不知许事,我且食蛤蜊。”

〔食蛤蜊〕 宋·黄庭坚 《戏赠世弼》:“谁能著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


【词语且食蛤蜊】  成语:且食蛤蜊汉语词典:且食蛤蜊

猜你喜欢

  • 小朝廷

    《宋史.胡铨传》:“南宋决定与金议和,胡铨上疏说:“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后以“小朝庭”讥讽偏安的局面。清.黄景仁《风山南宋故内》诗:“废苑年年长绿芜,小朝廷此忍须臾。”【词语小朝廷

  • 东施

    源见“东施效颦”。丑女名。泛称丑女。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词语东施】   汉语大词典:东施

  • 与时俱增

    见“与日俱增”。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大家对丁主任的信任心是~的。”△跟“与日俱增”比,更强调增长的速度快。

  • 书经为鹅

    源见“换鹅书”。谓以书法换取心爱之物。唐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诗:“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 块然独处

    块然:孤独的样子。处( ㄔㄨˇ chǔ )居住,止息。 意谓离群索居。有时表示孤傲不谐流俗。有时表示政治上失意。寂寞无聊。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卓然独立,块然独处。”《史记.滑稽列传》:“今世

  • 歌王子

    《南史》卷四十四《齐武帝诸子传.南海王传》:“南海王子罕字云华,武帝第十一子也,颇有学。母乐容华有宠,故武帝留心。母尝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是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毋病亦愈,咸以为孝感所致

  • 人琴

    同“人琴俱亡”。唐刘禹锡《和重题》:“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清尤侗《哭宋畴三》诗:“吾辈情所钟,人琴馀歔欷!”【词语人琴】   汉语大词典:人琴

  • 林下高风

    同“林下风气”。《好逑传》十三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林下高风,诚当今之淑女,愿以丝萝上附乔木久矣。”见“林下风气”。《好逑传》13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

  • 设醴与钳市

    《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楚元王刘交)敬礼申公(汉时鲁人,名培)等,穆生(汉时鲁人,他和申公、白生少年时都和刘交共同学《诗》于浮丘伯,为同窗好友)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一种甜酒)。及

  • 洗兵马

    同“洗兵”。宋朱槔《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诗:“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