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

比喻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识时务。公元前712年,息、郑两国发生争执,息侯悍然出兵伐郑,郑庄公在边境上与其开战,将息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当时有识见的人士,由此看出息国是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他们认为息国犯了不自量力等五大错误。

【出典】: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唐·韩愈《悼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宋·范仲淹《上吕相公书》:“是则系国家之安危,生民之性命,某岂可不自量力。”


偏正 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丰子恺《记音乐研究会中所见之一》:“我当时听了这位医科老学生的自白,在心中窃笑他的~。”△含贬义。用于描写过高地估计自己。→蚍蜉撼树↔量力而行。也作“自不量力”。


解释量:估计,估量。指自己不能客观地估量自己的能力。后常用来表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郑国和息国都是春秋时期两个地盘不大的诸侯国,但是郑国国君郑庄公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同时,郑国又是周王室东迁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郑国内政外交都很成功,几乎可以认为是春秋早年的霸主。而息国国小力弱,不可与郑国同日而语。有一次,郑、息两国因言语不合而失和,息侯竟然主动攻打郑国。郑庄公于是同息侯在郑国边境交战,息侯大败而归。有识之士由此判断,息国将要灭亡。他们认为:“息国不考虑郑庄公的威德,不估量自己的实力,不亲近自己的同姓宗族,不明辨是非,不考察曲直,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去攻打别人。息国将要丧失掉自己的军队,不是很正常吗?”

近义螳臂当车

反义量力而行

例句

某些国家和分裂势力想就西藏、新疆问题向中国挑衅,简直是不自量力。


【词语不自量力】  成语:不自量力汉语词典:不自量力

猜你喜欢

  • 毋翼而飞

    比喻传播之迅速。《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见“无翼而飞”。【词语毋翼而飞】  成语:毋翼而飞汉语大词典:毋翼而飞

  • 绣衣吏

    同“绣衣持斧”。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词语绣衣吏】   汉语大词典:绣衣吏

  • 神品

    文艺品评的用语,凡艺之极精妙者称为“神品”。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叙画》引吴兴夏文彦论画三品曰:“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

  • 千钧一发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紧要。明方孝孺《吴氏二贤母哀辞》:“引千钧兮一发,以

  • 兔葵燕麦

    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卷四《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引》:“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唐.孟荣《本事诗》:“刘尚书禹锡,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

  • 蛇灵

    同“蛇珠”。唐罗隐《投盐铁裴郎中启》:“胸中马骏,握内蛇灵。”【词语蛇灵】   汉语大词典:蛇灵

  • 范相鸱夷

    参见“范蠡扁舟”。

  • 黍炊荣利

    源见“黄粱梦”。指虚幻的人生富贵。宋张镃《八声甘州.中秋夜作》词:“谁能顾黍炊荣利,蚁战仇雠。”

  • 非烟

    《艺文类聚》卷九十八引《孙氏瑞应图》:“景云者,天平之应也,一日庆云。非气非烟,五色纷缊,谓之庆云。”非烟,指庆云,古人认为是时世太平祥瑞的征候。后因用为赞美时世的典故。唐.卢渥《赋得寿星见》:“甘露

  • 荀勖定汲书

    《晋书.荀勖传》:“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晋中书监荀勖曾整理考定汲郡冢中的古文竹书。后遂用为考定古籍之典。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