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疑诬金

不疑诬金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胡乱猜疑是直不疑所偷,直不疑立即承认偷金,并向金主人道歉,又去买金偿还。以后那个告假人返回,归还了他误带走的金,金主人恍然大悟,感到冤诬直不疑,非常惭愧。直不疑因此被称赞为德行仁厚之长者。此典又作“直生取疑”、“偷金”、“金有误持”、“直氏偷金枉”、“同舍持金”。

【出典】:

史记》卷103《万石张叔列传·直不疑》2770页:“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例句】: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 唐·杜甫《赠裴南部》:“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唐·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清·唐孙华《哭姜编修西溟》:“比邻窃铁真无罪,同舍持金别有郎。”


【典源】《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塞侯直不疑者,南阳人也。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汉书·直不疑传》亦载。

【今译】 汉代直不疑,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官。一次,与他同住的人告假归家,误将别人的金带走。金主发觉后,无端猜疑是直不疑所为,直立即承认道歉,买金偿还。后告假人返回归还其金,金主非常惭愧。直不疑因此被称为长者。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宽容忍让; 或指遭诬蒙冤。

【典形】 不疑诬金、金有误持、同舍持金、偷金、直生取疑、直氏偷金枉。

【示例】

〔不疑诬金〕 明·唐寅《百忍歌》:“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金有误持〕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同舍持金〕 清·唐孙华《哭姜编修西溟》:“比邻窃铁真无罪,同舍持金别有郎。”

〔偷金〕 唐·杜甫《赠裴南部》:“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直生取疑〕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

〔直氏偷金枉〕 唐·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猜你喜欢

  • 鼎湖失弓箭

    同“鼎成龙去”。唐郑嵎《津阳门诗》:“鼎湖一旦失弓箭,桥山烟草俄霏霏。”

  • 东观著书

    《后汉书.张衡传》:“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等,著作东观,撰集汉纪,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捡遗文,毕力补缀。”东观,原

  • 邦瘁

    源见“人亡邦瘁”。指国家遭受困苦。宋梅尧臣《依韵答景彜谢予访其居》:“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词语邦瘁】   汉语大词典:邦瘁

  • 陆贾分橐

    同“陆贾分金”。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词语陆贾分橐】  成语: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陆贾分橐

  • 挂帙牛角

    同“挂书牛角”。帙,指书。清顾炎武《酬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 狡兔迷窟

    源见“狡兔三窟”。意谓迷惑而不知所去。唐苏颋《御箭连中双兔》诗:“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

  • 混沌

    同“浑沌”。唐刘知幾《史通.言语》:“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 晋之代,楚 汉应对,行乎宋 齐之日,而伪修混沌,失彼天然。”【词语混沌】   汉语大词典:混沌

  • 白璧生蓝田

    源见“蓝田生玉”。喻贤子弟生于名门。元刘诜《送范主一宪郎》诗:“范君绣衣家,白璧生蓝田。”

  • 逝将去汝

    逝:通“誓”。去:离开。 决计离开你。 同人诀别之辞。语出《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汝),适彼乐土。”《后汉书.何皇后纪》:“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

  • 龙困鱼服

    源见“白龙鱼服”。喻指贵人或有才能的人遭受困厄。宋苏轼《哭王子立》诗之三:“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