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

原作“不教而杀”,指事先不进行教育,出了差错即予严厉惩罚。孔子的学生子张问他,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回答他说,要尊五美,屏四恶。在解释何谓五美之后,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回答道,平时不进行教育,一犯有错误就杀戳,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规定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出典】:

论语·尧曰》:“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诫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例句】:

《荀子·富国》:“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偏正 事先不进行教育,一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处死。语本《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故即取东大国学院御定之‘成仁主义’,提出‘~’之手续,其意在惩罚某公,而非与注册部有斤斤较量之意者也。”△贬义。多用于残暴方面。也作“不教而杀”。


【词语不教而诛】  成语:不教而诛汉语词典:不教而诛

猜你喜欢

  • 得失鸡虫

    同“鸡虫得失”。清黄遵宪《出门》诗:“得失鸡虫何足道,文章牛斗可能神。”【词语得失鸡虫】   汉语大词典:得失鸡虫

  • 四君

    汉代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史又称为“四公子”或“四豪”。

  • 两雁随车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晋.虞预《会稽典录》:“虞国少有孝行。为日南太守,常有双雁宿止厅上,每出行县,辄逐车。既卒于官,雁逐丧还。至余姚,停墓前,历三年乃去。”晋虞国为日南太守时,常有两只大雁在厅上止宿。

  • 孙楚漱石

    孙楚:晋代人,官至冯翊太守。《晋书.孙楚传》:“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济:孙楚的朋

  • 知命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

  • 博浪一椎令秦动

    源见“博浪飞椎”。称赞张良在博浪沙抗暴复仇的意义深远。清赵翼《五人墓》诗:“博浪一椎令秦动,北军尽袒诸吕惧。”

  • 牛山哀泣

    同“牛山下涕”。三国 魏曹植《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耀。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我笑。”

  • 鸿鳞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望风怀想,引领临岐,喜接鸿鳞。”【词语鸿鳞】   汉语大词典:鸿鳞

  •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打扮,无异于引诱淫行。 意谓祸由自招。语出《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

  • 暮云春树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这两句借两地景物寄托思念之情。后因以“暮云春树”作为表示朋友间思念情深的话。并列 傍晚时的云彩,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