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 ㄓˋ zhì ):嫉妒。求:贪求。臧:善,好。 不忌刻,不贪婪,为什么会不好?语出《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也单引〔不忮不求〕。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唐.李邕《国清寺碑并序》:“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宋.陈亮《祭石天民知军文》:“故天下之士有以自负而取名,自足而善谋,未若无挟而好修,淡然而不忮不求者也。”明.杨豫孙《西堂日记》:“其为善者,不忮不求,亦非本心也。”


猜你喜欢

  • 锦字回文

    源见“织锦回文”。指女子给情郎的书信或赠品。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词语锦字回文】  成语:锦字回文汉语大词典:锦字回文

  • 芝艾并焚

    同“芝艾俱焚”。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主谓 芝艾,两种植物,分别比喻好坏两方面。比喻优劣、贵贱、贤愚等同归于尽。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

  • 如瓜大枣

    同“如瓜枣”。宋刘辰翁《洞仙歌.寿仲甫》词:“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

  • 蹈常袭故

    意谓墨守旧规陈法。宋代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不免于天下。”并列 墨守陈法常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贬义。描写守旧之语。→奉行故事 

  • 驳象虎疑

    《管子.小问》(卷一六):“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bó兽名)马而洀(pán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

  • 邴曼容

    《汉书.两龚传》:“琅邪邴汉亦以清行徵用,至京兆尹,后为太中大夫。……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六百石是汉代官吏俸禄的一个等级,职务约为中下级小官),辄自免去。”汉邴丹字曼容,曾事琅邪

  • 一转语

    《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淮海禅师》:“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佛教禅宗参禅时,把以“一语转机锋”称为“一转语”;又指用一句话启发思维,使人恍然大悟。宋.苏轼《苏文忠公诗集》三八《尘外亭》:“戏

  • 忘年之交

    参见:忘年之好偏正 不拘辈分年龄而结为知心朋友。语本《后汉书·祢衡传》:“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梁书·何逊传》:“弱冠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

  • 粪土

    污秽的泥土,比喻低贱恶劣的事物。《左传.襄公十四年》:“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史记.货殖列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汉代王充《论衡.非韩》:“利欲不存于心,则视爵禄犹粪土矣。”【词语

  • 逐臭之夫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