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形容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孟子说,唐尧在位的时候,天下还没有治理好,洪水泛滥成灾,草木、禽兽都疯狂生长、繁殖,谷物失收,恶禽猛兽到处害人,它们的足迹遍于中原各地。尧极为忧虑,因此选拔舜来处理这些问题。舜又派伯益充任火正,伯益放火焚烧山林、草泽,使得野兽无处藏身,四处奔逃。舜又派禹疏浚中原九条河流,或使河水流入海里,或使陆上积水注入江中。然后中原地带人们才有可能种上庄稼,得到饭吃。在那时,禹在外面奔忙八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空进去。即使想种地,行吗?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例句】: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97回:“昔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你此日在家担搁,已非古圣饥溺之怀,况可稍留数日乎?”


连动三,表示多。多次经过家门都不进去。以夏禹治水的故事,形容一心工作,公而忘私。语出《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孔子贤之。”△褒义。用于赞扬热心公务的人。→公而忘私。也省作“过门不入”。


【词语三过其门而不入】  成语:三过其门而不入汉语词典:三过其门而不入

猜你喜欢

  • 敬叔受饷

    《南史.何思澄传》:“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也。父敬叔,齐长城令,有能名,在县清廉,不受礼遗。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中得米二千余斛,他物称是,悉以代贫人输租。”南朝.齐.何敬叔忽榜书于门,公然接受馈

  • 蚀昴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邹阳从狱中上书云:“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乃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

  • 景风绍封

    《淮南子.天文》:“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春秋考异邮》:“夏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则封有功也。”古代以清明节后四十五日,有风来谓之景风。又以此风来时封有功之臣。后因为封功之节令的典故。《后汉书.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中:指内心。形:表现。 意谓言辞是人的内在感情的表露。即“言为心声”之意。语出《文选.卜商〈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 两观

    《孔子家语.始诛》:“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春秋时,鲁国大司寇孔丘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少正卯大夫处死在两观之下。后遂用为行刑正法之处。金.元好问《曲阜纪行》诗之六:“两观余坡陀

  • 士饱马腾

    唐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后因以“士饱马腾”谓军饷充足,士气旺盛。清李渔《奈何天.分忧》:“若还一到便攻,一攻就战,他那里士饱马腾,咱这里人疲马倦,子怕没有什么好处哩。”并列 士气饱

  • 恩勤

    《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郑玄笺:“《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当哀闵之。”后以“恩勤”指父母尊长抚育晚辈的慈爱和辛劳。宋范成大《外舅挽词》:“笑语犹寻梦,恩勤已隔生。”明归有光《招

  • 湘弦

    同“湘瑟”。唐韩愈《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宋贺铸《雁后归.想娉婷》词:“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词语湘弦】   汉语大词典:湘弦

  • 待月西厢

    唐.元稹《莺莺传》载:张生寓普救寺,见崔莺莺颜色艳异,光辉动人,不能自己,缀《春词》二首挑之。是夕,莺莺婢红娘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

  • 先下手为强

    《隋书.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后因以“先下手为强”谓先于他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元关汉卿《单刀会》二折:“到来日我壁间暗藏甲士,擒住关公,便插翅也飞不过大江去,我待要先下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