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让

三让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泰伯,即吴太伯,为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为仲雍,少弟为季历。泰伯知太王欲立季历为继,故逃至荆蛮,建立了吴国。孔子称他“三让”,意为屡次固辞相让。因为其德行太高了,故说人民竟无从称道了。

唐.骆宾王《夕次旧吴》:“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词语三让】   汉语词典:三让

猜你喜欢

  • 唇齿辅车

    源见“虢灭虞亡”。喻互相依存、利害相关的双方。郭沫若《赠朝鲜同志》诗:“援朝抗美为和平,唇齿辅车事理明。”并列 比喻休戚相关。晋·孙楚《为石苞与吴王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用于

  • 樗铅

    源见“樗栎”。又《淮南子.齐俗训》:“铅不可以为刀。”后因以“樗铅”比喻材劣不堪用。常为自谦之词。唐沈亚之《上使主第三书》:“诚以亚之樗铅之材,处不当任可逃,遭此众辱宜矣。”【词语樗铅】   汉语大词

  • 山荆

    源见“荆钗布裙”。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聊斋志异.凤仙》:“太过奖矣!此即山荆也。”清 洪楝园《后南柯.伐檀》:“昨夜山荆自隔江檀梦国回来,探知邻国狡谋,十分利害。”【词语山荆】   汉语大词典:山荆

  • 缉柳

    缉(jī机):编织。也作“编柳”,即把用柳木制成的木片编结成书简。王僧孺(465-522年)字僧孺,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北)人。曾仕齐、梁,官至御史中丞。幼年聪慧,家贫,经常给人抄书来赡养母

  • 蓼莪咏废

    《晋书.王裒传》载:王裒父名仪为文帝司马。后因故被司马昭所杀。裒痛父非命,未尝西向坐,示不臣朝廷。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

  • 洛地纸贵

    同“洛阳纸贵”。南朝梁元帝《与刘孝绰书》:“洛地纸贵,京师名动,彼此一时,何其盛也!”

  • 痴顽老子

    《新五代史.杂传.冯道》:“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五代.冯道的自称。因其以愚痴顽钝老迈自居,故称。后多指痴呆顽固的老人

  • 勒燕山铭

    同“勒铭燕然”。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 贾生脆促

    《史记.贾生列传》:“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汉初才士贾谊,怀才不遇,忧国忧民,落拓飘零,常常悲伤哭泣,致中年

  • 羊昙哭故知

    同“羊昙泪”。清赵翼《公相阿文成公挽诗》之一:“老成殂谢何胜感,不但羊昙哭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