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

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苏曼殊《与某公书》:“区子固非离经叛道之人,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衲只好三缄其口。”


述宾 缄,封住。在嘴上贴了三道封条。少说话或说话很谨慎。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水浒后传》13回:“危行言逊,祸免生时;金人示戒,~。”※缄,不读作jiǎn。△用于形容说话谨慎。→缄口结舌 钳口结舌 ↔贫嘴薄舌 畅所欲言


【典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说苑·敬慎》亦载。

【今译】 孔子至周,进入太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属铸人,其嘴上有三重封条,金人背后的铭文说:“这是古时说话谨慎的人。值得我们鉴戒啊! 不要多言,言多必失。”

【释义】 后以此典指言谈谨慎,少说话。

【典形】 缄口、口须缄、三缄、三缄口。

【示例】

〔缄口〕 唐·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缄口,谏亦忘躯。”

〔口须缄〕 明·袁宏道《喜苏潜夫至柳浪》之三:“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三缄〕 唐·杜牧《鹦鹉》:“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三缄口〕 金·元好问《胜概》:“吾道三缄口,时情一解颜。”


【词语三缄其口】  成语:三缄其口汉语词典:三缄其口

猜你喜欢

  • 车旋蚁穴

    源见“南柯梦”。谓美梦破灭。清张岱《〈陶庵梦忆〉自序》:“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 孔融修刺

    《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

  • 屡斫卞和胫

    同“抱璧双刖”。清归庄《玉玺行》:“在楚屡斫卞和胫,入秦几碎相如头。”

  • 五日匆匆守

    同“五日京兆”。宋苏轼《留别登州举人》诗:“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 改玉改步

    《左传.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杜预注:“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璠。”后因

  • 涸辙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困境。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词语涸辙】   汉语大词典:涸辙

  • 要离烧妻

    《吕氏春秋》卷十一《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

  • 心慕手追

    慕:爱慕、羡慕。追:追随、仿效。心里羡慕,手中模仿,比喻倾心向慕。王羲之(事迹见前“坦腹东床”条)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晋书》的作者称赞他说:看其笔画功力,字体的巧妙,象云烟飘动,朝露凝结,形

  • 斩楼兰

    楼兰,汉朝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地处西域通道上,今尚存古城遗址。汉武帝通西域,多次派使臣经过楼兰去大宛等国。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楼兰归顺汉朝。但后来楼兰常担当匈奴的耳目,攻劫汉使,与汉

  • 杖头沽酒物

    同“杖头钱”。唐罗隐《京口见李侍郎》诗:“还有杖头沽酒物,待寻山寺话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