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死了三年,儿子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可说是尽了孝道了。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墨守父亲的旧规。语出《论语.学而》:“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也单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汉书.师丹传》:‘丹自以师傅居三公位,得信于上,上书言:‘古者谅闇不言,听于冢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宋史.司马光传》:“是时天下之民,引领拭目以观新政,而议者犹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毛举细事,稍塞人言。”


猜你喜欢

  • 爱毛反裘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后因以“爱毛反裘”比喻愚昧不辨本末。《魏书.高祖纪上》:

  • 江革挽车

    参见:侍车

  • 河山百二

    同“关河百二”。清张映斗《咸阳》诗:“河山百二西南抱,终南山色开堂奥。”

  • 中山千日

    同“中山沉醉”。宋晁补之《玉蝴蝶》词:“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 悲邻笛

    源见“山阳笛”。指哀念亡友。唐白居易《闻乐感邻》诗:“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词语悲邻笛】   汉语大词典:悲邻笛

  • 以己为马,以己为牛

    《庄子.应帝王》:“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蒲衣子,尧时的贤人,王倪之师。而,汝,指向他发问的齧缺)?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舜;泰氏,伏羲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

  • 祢鹗

    源见“荐鹗”。喻指英才。唐黄滔《谢试官启》:“而某丘锦小才,路蒲末学,既非祢鹗,大惧温犀。”【词语祢鹗】   汉语大词典:祢鹗

  • 拔新领异

    创立新意,提出独特见解。《世说新语.文学》:“王逸少(羲之)作会稽,初至,支道林(遁)在焉。孙兴公(绰)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并列 创立新意,提出奇异见解。宋·杨万里

  • 言不尽意

    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主谓 尽,完全表达出来。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意思。语出《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颖达疏:“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也。”二春居士《海天鸿雪记》:“

  • 乌衣旧宅

    《宋书.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其外虽复高流时誉,莫敢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