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丁宽易东

丁宽易东

西汉人丁宽字子襄,是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最初丁宽是项生的仆从,随着主人一起跟着田何学《周易》。丁宽学习深入机敏,比主人项生学得还好,所以田何收他为学生。丁宽学成之后,要返回东面的故乡。田何对学生们说:“看来《易经》也随着丁宽往东方去了。”丁宽路过雒阳(今河南洛阳)时,又向周王孙学《易经》古义。汉景帝时,丁宽号丁将军,撰得《易说》一书,有三万字,解说经文,能抓住要领,现在流传的《易小章句》就是这部书。后以“丁宽易东”为弟子学成归家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88《儒林传·丁宽传》3597页:“丁宽字子襄,梁人〔也。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宽至雒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谊而已,今《小章句》是也。”颜师古曰:“言丁宽得其法术以去。”

【例句】:

唐·李瀚《蒙求》:“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宋·邓肃《送游教授》:“飘飘归兴凌秋空,莫恨丁宽《易》已东。”


主谓 学业成就,回归故里。语本《汉书·丁宽传》:“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才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例]他到英国留学,两年后“~”。△用于学习方面。


猜你喜欢

  • 罗雀门庭

    源见“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清俞樾《驻云飞》曲:“罗雀门庭,旧日车连輁,君不见酬应官场总是空。”

  • 衢室之问

    指尧在听政之所询问民意。《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衢室:听政之所。偏正 指尧听政时下问民意。语出《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

  • 浦还珠

    源见“合浦珠还”。形容灯火辉煌,光彩夺目。宋刘弇《次韵和彭道原元夕》:“赤帝鞭车堕云衢,烛龙骈头浦还珠。”

  • 秦氏女

    《宋书.乐志三》:“《艳歌罗敷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晋.崔豹《古今注》卷中《

  • 腹尺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等焉”注引《典略.祢衡传》:“或问曰:‘曹公、荀令君、赵荡寇皆足盖世乎?’衡称曹公不甚多;又见荀有仪容,赵有腹尺,因答曰:‘文若(荀彧字)可借面

  • 渭北

    源见“云树之思”。本指杜甫怀李白诗,后用来表示对朋友的思念。宋黄机《浣溪沙.送杜仲高》词:“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

  • 循循诱人

    犹循循善诱。《杨家将演义》第一回:“〔陈拊〕壮年励志苦学,屡科不第,遂隐居教授,循循诱人。”见“循循善诱”。《杨家将演义》1回:“(陈拊)壮年励志苦学,屡科不第,遂隐居教授,~。”【词语循循诱人】  

  • 饮罢精明

    于定国(?-前40年)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东南)人,字曼倩。年轻时向父亲学法律,先前任狱史、郡决曹,后先后任御史中丞、水衡都尉、廷尉,最后任丞相,封西平侯。于定国任廷尉18年,审狱判案公正平允,哀怜孤

  • 髀里肉增

    同“髀肉复生”。清董元恺《庄椿岁.芦沟桥晓行》词:“髀里肉增,鬓边丝减,车尘扰扰。”

  • 寇贾

    《后汉书.寇恂传》:“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