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

本为孟子指斥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用以形容吝啬自私。孟子说,杨朱采取为我的主张,尽管只须拔去一根毫毛就能使天下得利,他也不干。墨子主张兼爱,哪怕从摩秃头顶到走破脚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也乐意干。子莫就不同于他们二人而执其中,近乎于正确。但如持折中主张而不知变通,也还是固执。我所以讨厌固执一偏的主张,就因为它损害了仁义之道,顾及一端而不及其余的缘故。

【出典】: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例句】:

燕丹子》中:“(荆轲曰)有鄙志,尝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一回:“都象你这样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主谓 喻人极自私吝啬。《二刻拍案惊奇》卷24:“叵耐缪千户负欠了我的,反~。”△贬义。常用于形容人的小器。→一钱如命 ↔一掷千金。 也作“不拔一毛”。


【词语一毛不拔】  成语:一毛不拔汉语词典:一毛不拔

猜你喜欢

  • 热可炙手

    同“炙手可热”。唐 郑棨《开天传信录》:“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述补 比喻重权在握,地位显赫。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道路惧焉。”

  • 知德者鲜

    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懂得德性的人不多。 后多用以慨叹通人之少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汉.班固《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

  • 百里才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生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治中和别驾都是州刺史的助理官),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

  • 节取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

  • 移带眼

    源见“沈约瘦”。移动衣带上的孔眼,表示身体日瘦。宋杨亿《小园秋夕》诗:“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 饥附饱扬

    附:依附。扬:飞扬、高飞。饥寒困窘时便来依附,饱暖得志之后便远走高飞。比喻自私自利,不讲情义。慕容垂(326-396年),字道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十六国时期后燕的建立者。前燕时,封吴王,曾大

  • 代言

    《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谓代天子草拟诏命。宋楼钥《送王正言守永嘉》诗:“使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词语代言】   汉语大词典:代

  • 倒屦迎门

    同“倒屣迎宾”。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詹生喜言旋,倒屦走迎门。”

  • 善颂善祷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

  • 不忍人之心

    忍:忍心。 意谓怜悯别人的痛苦心情。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八回:“总不过一个‘不忍人之心’,才动得了这片儿女心肠,英雄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