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国学名著>太平御览>第六百六十七章 卷六百六十七 道部九

《太平御览》第六百六十七章 卷六百六十七 道部九· 李昉等

○斋戒

  《太上经》曰:思神、录气,习法、登阶,名之为斋。

  太极真人曰:斋莫过乎灵宝,其法高妙,不宣於世。仙圣口诀,秘而不书。太一斋法,玄之又玄。

  《指教经》曰:奉道不斋戒,如无烛夜行,失道自苦耳。

  《太真科》曰:修三守一斋为本基,学道以斋戒为本。太上所重,老氏所营,仙真所赖。

  又曰:道士能日中一食,不餐秽恶。随月斋戒,昼夜不怠。不害一切,拔度奚,当得至道。

  又曰:道士修经习业,以《道德》二篇为先,斋戒授之,度人济己也。

  又曰:救解父母疾病,当斋官露台。斋中奏子午章,若到必感。

  又曰:玄清玉皇之道,上皇天帝授太微天帝君、三元紫精君、真阳元老君,后以付太上道君,以传金阙李君。李君传太灵真人南岳赤君,又紫元夫人以传清灵王君。王君传南岳魏夫人,夫人传杨君,使授许长史及掾。授授者斋戒七日。

  又曰:众真授道,先斋戒百日,或三十日,或十日。又当先告斋一日,以洗素心。三十年六传,寻上经斋戒无如此者。行之四十年,太上迎以玉轮,登上清为上真。

  《三皇经》曰:凡斋戒三事,以定心口身之业也。

  又曰:凡斋戒,讲灵元谱大经,珮服内文,以成其道。

  又曰:凡斋者,珮服三皇内文,以成隐显之道。

  《登真隐诀》曰:道斋谓之守静,谓斋定其心,洁静其体,在乎澄神遣务,检隔内外心斋者也。

  又曰:修道之人须斋戒,礼谢七世之愆。

  又曰:上清每以吉日会五真,凡修道之人,当其吉日,思存吉事,心愿飞仙,立德施惠,振救穷乏,此太上之事也。当须斋戒,遣诸杂念,密处静室。

  《真诰》曰:斋戒不可杂处,必乱正道也。凡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当斋戒不寝,遣诸可欲。凡五卯之日,常当斋戒,入室东向,必拜在神念气,適意所陈。

  又曰:汉建安中,左慈闻句曲山在金陵,通峨眉罗浮,故度较邪之。遂斋戒三月而登此山,乃得其门入。茅君授以三种神芝,宿启功仪,曰:"捧香仙女下卫斋戒之人。"

  又曰:太极真人授太上口诀,千岁五传,依隐书之制,斋戒五日,乃授立约。

  《珠囊》曰:凡入五岳,以甲子上旬之日沐浴,斋戒七日乃行。若名山有芝英奇药者,奉之作素奏丹书其文,乞登仙度世,飞行上清。再拜,放自鸡犬各一於石上而去,然后求芝英奇药,所欲必获。恶鬼老魅不敢试,人若学道不知此术,入山多厄。

  《抱朴子》曰:家有三皇图,先必斋戒百日,乃召致天地五岳社稷之神,后圣君命清虚小有真人撰集上仙真录,总名为上真正法,以慑万邪。百年再授于人,须斋戒方得。

  《三元品经》曰:学道之本,当先修中元。斋戒之法,赎罪谢过於太真,则书名玄图。

  《灵宝赤书》曰:元始五老诸天帝皇帝,以岁六斋之月,会於上三天灵都宫,元阳紫微之台,集算天元,推校运度。又云:紫微宫旧格丹书白素,斋戒百日诵之。

  《太素玉录经》曰:斋戒存思,诵习此经。精进无怠,神通智达,位为太素真人。

  《大平经》曰:真人云:人之精神,常居空闲之处,不居污浊之间也。欲思还神,皆当斋戒香室中,百病自除。不斋戒则精神不肯返人也。皆上天共诉人,所以人病积多,死者不绝。

  《八素奔辰诀》曰:七曜五星,审识形色,见之早晚,于庭伺之。若晦冥之夕,皆於寝室存念,斋戒修行,如存奔日月之法。日中赤气紫芒者,为曜灵九神华芒也。月中黄气白光,八朗之芒,是为月华夜精,道人皆知。服日月之气,而吸九华灵芒,能修存奔日月之道。安妃授杨君书二卷,皆是奇法。日月之道,甚多高妙。

  《上清金阙灵书》曰:太上之吉会日者,高真集宴庆献之日也。回元者,太上之更始日也。甲子阴阳之首气,月晦改度之初萌,故为新日也。不知此日者,不得解罪除过,不得刻简上真。当须斋戒,於是日思存吉事,此回元诀也。

  又曰:《黄庭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又名《大帝金书》扶叶大帝君宫中尽诵此经。金简刻书之,故曰金书。又名《东华玉篇》。东华者,方诸宫名,东海青童君所居也。其中仙曹多斋戒诵咏,刻玉书之。

  又曰:太极左真人曲素诀辞,一名《九天凤气玄丘大真书》。太上授太极左真人,真人传东海方诸宫青童大君,使传道士宿有名应神仙真人者。珮之二十年,得见三元君斋戒青金之誓,以代盟约。

  《八道秘言》曰:欲行九真之法者,斋戒静室,至须专寂心祷,飞仙上登紫庭。

  又曰:九天凤气玄丘真书,玄都丈人仙科授珮,斋戒三日,珮之者得仙。

  《道德经序诀》曰:尹喜知紫气西迈,斋戒相见道真。及老子度关,授二篇经义。

  《灵书经》曰:十部妙经,金字玉简,诸天真仙斋戒月日,上诣玉京诵其文。

  《威仪经》曰:斋戒景福,度人先为,先人后己,与志玄同。一本行书曰,授灵宝赤书者,必先斋戒。

  《东卿司命经》曰:先师王君昔见授《太上明堂玄真上经》,斋戒休粮,存念日月,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此上真道也。太上玄真经先盟而后行,行之然后可闻玉珮金珰之道耳。季伟者长斋三年,竭诚殚思,乃能得之。神光映身,然后授书,此真玄之道。要而不烦,吾常秘宝藏之囊肘,后以相示慎密者也。好道者欲求神山,宜先斋戒登山。昔左慈斋戒三月,拜礼灵山,竭诚三年,然后二茅君引前。

  又曰:《黄庭内景玉经》曰:"扶桑太帝君命赐谷神王传南岳夫人,授授斋戒九日。"

  又曰:《三元真一经》,金阙帝君所守,东海小童以传涓子,涓子传苏君,苏君传周君。授授斋百日,或五十日,或三十日,或七日。四十年传一人,十人止。后圣道君命清灵小有天王修集上仙真录总名,紫元夫人传王君,王君传南岳魏夫人,夫人传杨君,杨君传许掾,授授斋三日,或七日。凤真之文,大上授太极左真人,真人传东海方诸君、青童君,此亦众真相传,授授斋三日,珮之九年,得见二元君于上清金阙。

  又曰:《太上智惠经》太上付上相。又紫元夫人传王君,而王君传南真,南真传杨君,今授许长史掾,授授斋戒五十日。

  又曰:太丹隐书飞真之道,存想之法也。此盖杨君止抄一经,诵以与长史耳,亦独九真之龙书也,未见斋戒之法,不可遵行。《真诰》有朝大素法云:授洞决旋行,太丹隐书存三元洞房者,即谓此也,但不具耳。世有周咀堙注洞房事,亦是抄耳。此经语而注之,为施修之法,未见真本而事旨不具。

  《名山记》曰:大茅山有小穴口,石填之,但精心斋戒,可得而游,中茅山东亦有小穴,穴口如狗窦,劣容人入耳。愈入愈阔,外以盘石掩塞穴口,故馀小穿如杯大,使山灵守卫之。此盘石亦时开发,若勤恳斋戒,寻之得从而入,易於常洞口。好道者欲求神仙,宜预斋戒,则三茅君於句曲见之,授以要道。入洞门句曲,有五门,立志斋戒三月,靴悊创逝者可入矣。

  《九天经》曰:玉辅上宰斋戒建节,侍於太清。

  《法轮经》曰:仙公斋戒,未及岁年而感召天真下降净室。

  又曰:念真斋戒,缄口慎言。

  《灵宝大戒经》曰:不授大戒,徒为长斋。

  《四极明科经》曰:凡学上清之道,奉其宗师,入室斋戒。

  《太上科》曰:凡经从师授,皆真官侍卫,须斋戒讲诵。

  《雌一五老经》曰:长修善行,日中乃饭,斋戒三年,乃得授《大洞真经》。

  《太上丹简墨录》曰:道之去圣日己远矣,传写科戒谬误者众。若有所疑,师不能解者,可斋戒一月,求灵应之审。灵仙感降,报语於人。

  《传授经》曰:斋者,简素为上,神先映身。

  《集仙录》曰:昆仑玄圃见正一真人,勤苦斋戒,读经崇道。

  《大霄琅书》曰:立三本书,一为长镇,一为供斋,一为研习者。常自随所住室中,别置格上,躬自出入,勿使委非。其所写经之时,须先斋戒。经中有图,图或别卷,各有侍官典图。真吏请问经,曰:"道不存师,斋诵无感。"

  《玉珮金珰经》曰:众真登太琼台,斋戒三月。

  《崆峒经》曰:太上道君斋戒於西那玉国罗浮之岳。

  又曰:青精飵方,太极真人传王君,授授之际,斋戒十日,二千六百年传十人。云牙玉方,王君传南岳魏夫人,斋戒五日,服之可以绝穀,去尸虫。王君游观天下,诣龟山,斋二月。又斋戒三年,诣太素。还西城,又斋三月。授书周君,少遇中央黄老君游丹城,乞长生度世之道。授以上真之道,乃还,登常山石室中,斋戒念虑,久历岁时,后仙去。

  《道学传》曰:左敦字尚隐,云阳人。云阳山即茅山也。敦所居山舍西五十里,有一石室,西南二里,复有一石室,皆容数十人。西南室,父老传云,有铜牛出,皆铜靷铜卷,相传号为铜室,曲入至深,立北通潢池,而洞昆仑。每三元斋戒之日,敦往二室祈祷,皆能仿佛真形。

  又曰: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人。太始七年,率众建三元露斋。

  《太真上苍元上录经》曰:凡有生之域,清少浊多,秽障相缠。行善不立,邪气来侵,强魔守试。上学之人,斋戒存思,禁隔嚣尘。非类之物,唐突去来,皆是秽浊。当择日斋戒,珮破淹之符,以昇玉清。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