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国学名著>六韬(注释本)>第五章 卷四 虎韬

《六韬(注释本)》第五章 卷四 虎韬· 姜子牙

军用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①众寡,岂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②三十六乘,材士③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陈,败强敌。提翼小橹扶胥一百四十具,绞车、连弩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陈,败强敌。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④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昼则以绛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大扶胥冲车三十六乘,螳螂武士⑤共载,可以击纵横,可以败敌。轻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阵,败步骑。寇夜前来,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十乘,螳螂武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陈,败步骑。

  方首铁棓维朌⑥,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大柯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越;方首铁锤,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锤。败步骑群寇。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众。

  三军拒守:木螳螂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⑦。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蚩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步骑。突瞑来前促战,白刃接,张地罗,铺两镞蒺藜,参连织女,芒间相去二寸,万二千具。旷野草中,方胸铤矛,千二百具。张铤矛法,高一尺五寸。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狭路微径,地陷铁械锁,参连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垒门拒守:矛戟小橹十二具,绞车、连弩自副。三军拒守:天罗、虎落⑧、锁连,一部广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二十具。

  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渡大水:飞江,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天浮铁螳螂,矩内圆外,径四尺以上,环络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一名天舡。

  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环利铁锁,长二丈以上,千二百枚。环利大通索,大四寸,长四丈以上,六百枚。环利中通索,大二寸,长四丈以上,二百枚。环利小微螺,长二丈以上,万二千枚。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鉏铻,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张之。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镢,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鹰爪方胸铁杷,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芟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大橹刀,重八斤,柄长六尺,三百枚。委环铁杙,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椓杙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百二十具。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⑨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  武王曰:“允哉!”

  【注释】

  ①科品:种类。

  扶胥:战车。

  ③材士:有武艺的勇士。

  ④飞凫、电影:两种旗帜的名称。

  ⑤螳螂武士:勇武之士。

  ⑥方首铁棓维朌:棒头硕大的方头铁棒。棓,通“棒”。朌,通“颁”,大头状。

  ⑦要:通“邀”,邀击,截击。遮:阻截,拦击。

  ⑧天罗:悬挂于空中,上有钩刺的网。虎落:竹篱笆。

  ⑨砥砺:磨砺。

三阵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①、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②,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陈:通“阵”

  ②斗杓:北斗星。疾战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①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注释】

  ①暴:迅速。

必出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前,平垒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后,弱卒车骑居中。陈毕徐引,慎无惊骇。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备左右。敌人若惊,勇力、冒将之士②疾击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后,材士强弩隐伏而处。审候①敌人追我,伏兵疾击其后,多其火鼓,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广堑、深坑,我欲逾渡,无舟楫之备。敌人屯垒,限我军前,塞我归道,斥候常戒,险塞尽守,车骑要我(军)[前],勇士击我后,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广堑、深坑,敌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飞江转关与天潢以济吾军。勇力材士,从我所指,冲敌绝陈,皆致其死。先燔吾辎重,烧吾粮食,明告吏士:勇斗则生,不勇则死。已出,令我踵军③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敌人车骑,必不敢远追长驱。用以火为记,先出者,令至火而止,为四武冲陈。如此,则三军皆精锐勇斗,莫我能止。”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审候:侦察,伺机。

  ②勇力:勇猛之士。冒将之士:敢于冒险冲击敌将之士。

  ③踵军:随先头部队或主力部队之后跟进的部队。

军略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①,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轒轀、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卫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旗旌,夜则云火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济大水,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三军用备,主将何忧。”

  【注释】

  ①信:真,此指符合实战。临境

  武王问太公曰:“吾与敌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陈皆坚固,莫敢先举①。我欲往而袭之,彼亦可来。为之奈何?”

  太公曰:“兵分三处。令我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其无备。敌人不知我情,则止不来矣。”  武王曰:“敌人知我之情,通我之谋,动则得我事。其锐士伏于深草,要我隘路,击我便处,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前军,日出挑战,以劳其意。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或出其左,或出其右,去敌无过百步,其将必劳,其卒必骇。如此,则敌人不敢来。吾往者不止,或袭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敌人必败。”

  【注释】

  ①举:发动进攻。

动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之军相当。两陈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陈不固,后陈欲走,前陈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必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人必败。”

  武王曰:“敌之地势,不可伏其两旁,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吾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微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以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遇。远我旌旗,疏我行陈。必奔①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而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②其两旁,或击其前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奔:迅速行动。

  ②陷:进攻。

金鼓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候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①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②。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武王曰:“敌人知我随之,而伏其锐士,佯北不止,过伏而还,或击我前,或击我后,或薄③我垒。吾三军大恐,扰乱失次,离其处所。为之奈何?”

  太公曰:“分为三队,随而追之,勿过其伏。三队俱至,或击其前后,或陷其两旁。明号审令,疾击而前。敌人必败。”

  【注释】  ①谁何:军营中的口令问答声。

  ②外向:面向军营的外方。

  ③薄:迫近。

绝道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敌人绝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敌人之地,必察地之形势,务求便利。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军坚固,敌人不能绝我粮道,又不能越我前后。”

  武王曰:“吾三军过大林广泽平易之地,吾盟①误失,猝与敌人相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敌人翼②我两旁,越我前后,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之法,当先发远候,去敌二百里,审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有警急,前后相救。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盟:盟军。

  ②翼:从侧翼包围。

略地  武王问太公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与我相距。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①猝至而击我,中外相合,击我表里②。三军大乱,上下恐骇。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围邑,车骑必远,屯卫警戒,阻其内外。中人绝粮,外不得输。城人恐怖,其将必降。”

  武王曰:“中人绝粮,外不得输,阴为约誓,相与密谋,夜出穷寇死战,其车骑锐士,或冲我内,或击我外。士卒迷惑,三军败乱。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当分军为三军,谨视地形而处。审知敌人别军所在,及其大城别堡,为之置遗缺之道,以利其心,谨备勿失。敌人恐惧,不入山林,即归大邑,走其别军。车骑远要其前,勿令遗脱。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其练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独在。车骑深入长驱,敌人之军必莫敢至。慎勿与战,绝其粮道,围而守之,必久其日。无燔人积聚,无坏人宫室,冢树社丛勿伐,降者勿杀,得而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罪在一人。如此,则天下和服。”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别军:主力之外的另一支部队。

  ②表里:军队的正面和侧后。火战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草蓊秽,周吾军前后左右。三军行数百里,人马疲倦休止。敌人因天燥疾风之利,燔吾上风,车骑锐士坚伏吾后。吾三军恐怖,散乱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则以云梯、飞楼远望左右,谨察前后。见火起,即燔吾前而广延之,又燔吾后。敌人若至,则引军而却,按黑地①而坚处。敌人之来,犹在吾后,见火起必还走。吾按黑地而处,强弩材士卫吾左右,又燔吾前后。若此,则敌人不能害我。”

  武王曰:“敌人燔吾左右,又燔吾前后,烟覆吾军,其大兵按黑地而起。为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为四武冲阵,强弩翼吾左右。其法无胜亦无负。”

  【注释】

  ①黑地:草地燃烧后的焦土地带。

垒虚

  武王问太公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①?”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则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则知其去来。”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敌人猝去,不远未定而复反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陈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胜矣。”

  【注释】

  ①自来自去:敌人是要进攻还是撤退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