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汉语词典>龅牙的分词解释
bāo

龅牙

龅牙读音为 bāo yá。意思是:突露在嘴唇外的牙齿。亦指人牙齿突露于唇外。

繁体齙牙

拼音bāo yá

注音ㄅㄠ ㄧㄚˊ

词语分解

龅牙bāo yá
词语意思
突露在嘴唇外的牙齿。亦指人牙齿突露于唇外。
分词解释
牙齿
又称“牙”。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在人体,一生中先后长两次牙,首次长出的称“乳牙”,到二岁左右出齐,共二十个。六岁左右,乳牙逐渐脱落,长出“恒牙”,共三十二个。按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切牙的功能是切断食物,双尖牙用以捣碎食物,磨牙则能磨碎食物。
嘴唇
唇的通称。

● 龅(齙)bāo ㄅㄠˉ
◎ 突出唇外的牙齿:龅牙。
● 牙yá ㄧㄚˊ
◎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 特指象牙:牙雕。
◎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