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汉语词典>鸣鞭的分词解释
míngbiān

鸣鞭

鸣鞭读音为 míng biān。意思是: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2.指挥鞭打人。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繁体鳴鞭

拼音míng biān

注音ㄇㄧㄥˊ ㄅㄧㄢ

词语分解

鸣鞭míng biān
词语解释
1.谓挥鞭。挥鞭策马,动则有声,故称。
2.指挥鞭打人。
3.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挥动发出响声,使人肃静,故又称静鞭。
(1) [whip]∶抖动鞭子出声
鸣鞭走马
(2)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分词解释
发出:
①发生(声音、疑问等):发出笑声。
②发表;发布(命令、指示):发出号召ㄧ发出通告。
③送出(货物、信件等);开出(车辆等)。
挥动:
挥舞:挥动手臂 ㄧ挥动皮鞭。
皇帝:
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肃静:
1.肃清;使安定。
2.旧时王侯﹑官员等外出时禁止闲人喧哗之辞。
3.严肃寂静。
4.指没有违犯礼法或禁例的事情发生。